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者

丁利霞

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盛华小学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教育评价的理论和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因此,探索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价值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在品德、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主发展意识,增强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推动教师更新评价理念,优化教学行为与评价方式,提升科研能力与课程设计水平,助力教师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实现从“分数导向”到“素养导向”的转变。

(三)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以评价改革为抓手,完善学校管理模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升课堂教学与寄宿管理实效,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意义

1. 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我校学生评价有实效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学生评价的水平,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智育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发展。

2. 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 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是学校管理模式的又一延伸,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评价现状分析

(一)评价标准单一,忽视综合素质

农村寄宿制小学评价多以学业成绩为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生活能力及表达、合作、创新等综合素质,教师和家长也更关注成绩。

(二)评价工具缺乏,实施效果不佳

教师缺乏系统的综合评价工具和方法,虽有尝试小组合作评价、学生自评等方式,但因无具体标准和工具,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评价反馈不足,学生参与度低

学生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度等未得到充分评价反馈,教师更关注答案正确性,学生和家长对综合评价了解少,反馈机制不完善。

(四)教师评价语言单一,缺乏鼓励性

教师评价语言多为“很好”“不错”等简单词汇,缺乏针对性;学生表现不佳时,仅指出错误,鼓励支持不足。

(五)家校合作不足,家长参与度低

家长对综合评价了解少,侧重关注学业成绩,参与学校综合评价活动少,部分家长希望获得更多评价反馈。

四、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策略及模式

(一)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综合评价策略

需求导向策略: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式需精准洞察并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认识到综合素养对立足社会的重要性,使其内化为发展需求;教师通过交流、观察、问卷了解学生兴趣、困惑与期望,挖掘潜在需求,设置贴合生活的评价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激励评价策略:评价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调动学生自主性,营造积极氛围。秉持客观公正积极的态度,以鼓励话语等消除学生顾虑,维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搭建成长阶梯,促进学生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多元互动策略:“互动”指师生、生生、家校间的全方位影响与深度合作;“生成”是通过开放多元评价挖掘学生潜力,促进个性化成长。评价体系的互动性赋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打破单一性,让学生塑造独特成长轨迹。

二、构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综合评价模式

1. 融合“五育小达人”评价,多维度促进学生成长

(1)日常表现定印章,点滴积累促成长:为落实“五育小达人”评价,为每名学生发放含“德智体美劳”5 区域的评价表,全校教职工参与即时评价。课堂上学生表现优异(如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语文诵读出色)或寄宿生活中主动整理宿舍、帮助室友等,教师在对应区域加盖印章,及时肯定进步。

(2)卡片兑换展进步,阶段认可激动力:同类印章积满 10 个可兑换对应“德智体美劳”卡片,作为阶段性认可,如小组合作中表现突出者兑换卡片后更能激发积极性。

(3)盛华之星彰优秀,榜样引领共前行:同类卡片达 5 张可兑换“盛华之星”徽章,如课堂上积极质疑解疑、带动学习氛围的学生可获“智育盛华之星”,树立榜样。

(4)盛华小达人显专长,特色发展绽光芒:同类“盛华之星”达 2 个可兑换“盛华小达人”勋章,标志在特定领域形成优势,如体育表现优异者获“体育盛华小达人”,带动他人参与。

(5)“五育”小达人铸全才,全面发展树典范:集齐 5 类“盛华小达人”可兑换“盛华五育小达人”徽章,赞誉全面发展,引领校园良好风气。

2.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丰富评价维度每月设“五育”主题实践活动,评价融入其中

(1)德育感恩月:开展“感恩有你”活动,评价学生感恩行动落实、分享时的情感表达与态度,表现积极者积累“德育印章”。

(2)智育探索月:举办“学科知识大冒险”,评价答题准确率、讨论表达能力及面对难题的坚持态度,出色者获“智育卡片”。

(3)体育活力月:组织运动会及体育社团活动,评价体能、技能及团队协作,如篮球比赛中配合积极者有机会获“体育盛华之星”。

(4)美育创意月:开展绘画、手工、歌唱等活动,评价作品创意、审美能力及表现力。

(5)劳育体验月:安排内务整理比赛、食堂帮厨等,从劳动技能、成果质量、责任心等方面评价。

3. 运用数字化平台,创新评价形式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高效多元评价:

(1)学习过程记录:自动记录在线学习时长、课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据此评价学习态度,如积极参与讨论、提交高质量作业者智育基础项得分高。

(2)作品展示与互评:学生上传绘画、作文等作品,师生点赞、评论、打分,好评多者可积累积分兑换“五育小达人”奖励。

(3)成长轨迹可视化:以图表呈现各阶段评价结果,直观展示“德智体美劳”发展趋势,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五、总结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效果,可从构建需求导向、激励评价、多元互动等策略,以及融合“五育小达人”评价、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运用数字化平台等方面入手,以此促使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评价质量提升到新高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 袁振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

本文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构建学生综合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418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