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语文学习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作者

汪蓉蓉

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215000

摘要:教育浪潮奔涌向前,小学语文学习的赛道上,家校合作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是并肩作战的 “黄金搭档”。本文冲破传统家校合作的桎梏,以理念革新为帆,信息技术为桨,实践活动为舟,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创新路径。从打破沟通壁垒到拓展合作维度,深度剖析其在厚植语文素养、凝聚育人合力中的关键作用,为构建充满活力的家校共育新生态点亮明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家校合作;模式创新;协同育人;教育优化

引言

语文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更是为孩子一生的表达与思考奠基。在 “双减” 政策落地生根、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今天,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合作,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引擎。然而,传统家校合作多停留在家长会、微信群通知等浅层次沟通,难以精准对接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创新与优化家校合作模式,成为破解教育难题、助力学生语文素养进阶的必由之路。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家校合作模式创新与优化的背景与意义

1.1 小学语文学习特点及对家校合作的需求

小学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字词积累、语句通顺等基础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反复练习与巩固,仅靠课堂时间远远不够,家庭成为延伸学习的重要场所。阅读与写作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细节,家长可引导孩子在日常中捕捉写作素材,如记录一次家庭旅行的见闻。同时,语文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情感价值,家长通过亲子共读经典诗词、讲述文化故事,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这种学习特性决定了小学语文学习必须依靠家校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1.2 传统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局限性

传统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存在诸多局限。沟通方式上,多以定期家长会、班级群通知为主,信息传递单向且滞后,难以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实时交流。例如,家长仅能在家长会中了解孩子阶段性学习情况,日常学习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解决。合作内容方面,过于侧重成绩反馈,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家长可能只关注考试分数,却未意识到孩子阅读兴趣缺失、写作畏难情绪等问题。

1.3 创新与优化家校合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与优化家校合作模式对小学语文学习意义深远。从学生层面看,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通过家庭的个性化辅导与实践拓展,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对家长而言,参与合作能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学校来说,良好的家校合作能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整合家庭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邀请家长分享职业领域的语文应用案例。

二、小学语文学习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路径

2.1 基于理念更新的家校合作模式创新

理念更新是家校合作模式创新的前提。学校与家长需树立 “共育共赢” 理念,明确双方都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责任人。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如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引导日常语言表达。同时,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 的合作理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合作方案。例如,针对写作薄弱的学生,家校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写作练习任务,定期交流反馈。

2.2 依托信息技术的家校合作方式变革

信息技术为家校合作方式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建立班级学习群、学科交流群,实现家校实时沟通。教师可随时分享学习资料、作业要求,家长也能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如阅读进度、作业困难。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家长会、微课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录制语文知识点讲解微课,家长引导孩子在家自主学习;线上家长会可邀请专家分享语文学习方法,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2.3 聚焦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内容拓展

实践活动是拓展家校合作内容的重要抓手。在阅读实践方面,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经典书目,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感悟体会,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如每月设定一个共读主题,读完后撰写读后感,在班级中展示交流。写作实践中,组织家庭采风活动,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自然、社区,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共同完成一篇作文。例如,参观博物馆后,孩子撰写参观游记,家长给予指导并补充历史文化知识。此外,举办语文文化活动,如家庭诗词大会、故事表演比赛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感受语文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增进亲子关系,丰富家校合作内涵。

三、小学语文学习中家校合作模式优化的实施保障

3.1 建立健全家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是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家校合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家校合作事务,制定合作计划与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家校联席会议,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讨论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如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安排等。同时,建立分层沟通机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沟通。低年级侧重习惯培养的交流,高年级聚焦学习方法与升学指导。此外,畅通沟通渠道,除传统方式外,设立意见箱、校长信箱等,鼓励家长随时反馈意见与建议,确保家校沟通及时、有效。

3.2 加强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的能力建设

提升教师与家长的能力是优化家校合作的关键。对教师而言,开展家校合作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例如,培训教师如何与不同性格家长沟通,如何指导家长进行语文学习辅导。鼓励教师参与家庭教育研究,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对家长,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内容涉及语文学习方法、亲子教育技巧等。组织家长学习小组,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如成立 “阅读指导家长小组”,分享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通过提升双方能力,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与效率。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家校合作模式优化的重要保障。评价内容应涵盖合作过程与效果,包括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指导的专业性、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等。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既有定量评价,如家长参与活动的次数、学生成绩的变化;也有定性评价,如家长对合作的满意度、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建立家校互评机制,家长评价教师的沟通能力、指导效果,教师评价家长的配合程度、教育方法。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家长与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评促改,推动家校合作模式不断优化。

四、结论

小学语文学习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通过理念革新、技术赋能与实践拓展,家校合作从松散走向紧密,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实践过程中仍面临部分家长参与度不足、沟通机制不完善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理念共识,加强技术应用创新,完善制度保障,持续推动家校合作模式迭代升级,为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生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小勇.家校合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作用与策略[J].文科爱好者,2025,(01):101-104.

[2]李花花.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界,2024,(34):86-88.

[3]颜娅.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2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