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从量化到质性

作者

刘丽萍

31661部队幼儿园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幼儿园阶段作为儿童教育的起始点,对孩子一生的学习习惯、性格培养均有深远影响。因此,构建合理可靠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儿童全面而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但传统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情感、社交、创造性等难以量化但又极为重要的能力培养,显得过于狭隘,未能全面反映幼儿的成长和需要。当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幼师必须转变思维,从单一的量化指标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型,更加注重质性的观察与分析,以期形成更为适应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质的评价新体系,促进幼儿园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新要求。这要求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其情感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教育目标。同时,如何平衡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科学性和公正性。

一、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

(一)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原则

对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需要遵循几个总体原则。首先,评价应促进幼儿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关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其次,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的,能够反映不同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特色。再次,评价要具有发展性,即要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提供反馈和指导,而非仅作为排名和选拔的工具。最后,评价体系应构建在合作与共享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家长、学校和社会其他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和沟通。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质性评价的指标与应用

质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围绕幼儿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这些指标应足够灵活,以适应各种环境和幼儿的不同特点。实施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记录、学习档案、家长和幼儿的自我评价等。例如,通过记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互动方式,老师可以了解其社交技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查看孩子的作品集合,可以评估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深度。有效地运用这些指标要求教师具备专业判断力,以及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评价角色

在新的评价体系框架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观察者、和促进者。教师应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同时,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教师能够掌握幼儿的成长轨迹,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理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被鼓励成为评价的参与者,通过自我表达和反思来参与自身学习过程的评价。

(四)幼儿园教育评价中家长与社会的共享评价作用

在构建的评价体系中,家长和社会其他相关方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通过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和评价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同时,家长的反馈对教育机构完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也至关重要。此外,社会其他相关方如政府部门、教育专家、社区资源等,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政策支持、专业建议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参与、互利共赢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高质量幼儿园教育评价质性评价体系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质性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确立以幼儿为中心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过程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评价不应仅仅依据最终结果,而应重视过程中的学习经历和个体发展。构建多维评价模式,集成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等多样的评价方法。为每位幼儿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制定与教学相结合的操作流程,使得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无缝对接。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和协调者,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互评,构建评价共同体。

例如,在"海洋探秘"主题活动中,某幼儿园结合质性评价体系设计了一系列教育评价活动。教师利用观察记录表,密切关注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展现等。小明是班上特别静态的孩子,通过观察,教师发现他在构建海底世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展现了不同于平时的积极参与态度。教师及时记录这一进步,并在后续的家长会议上和小明的父母分享这一成长点。在整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幼儿自评和互评环节,孩子们通过表演、绘画或故事讲述的方式分享了各自学习的心得体会,同时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

(二)多元化评价工具的运用

在构建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中,必须采用多种评价工具以适应各个方面的评价需求。多元化评价工具主要包括观察记录、学习档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项目作品、亲子互动记录等。这样可以全方位、立体地评价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等多个发展领域的表现。多元化评价工具需要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促进教师从不同视角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学习过程,并给予幼儿成长的即时反馈。同时,它也允许家长更加直观地看到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和进步,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小小园艺师"的课程项目中,某幼儿园利用多元化评价工具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在该活动中,幼儿通过亲手种植花草,既学习了生物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小星对植物生长特别感兴趣,经常用自己的日记本记录种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展示了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使用观察记录表监测张小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其个人学习档案里。除了日常的记录工具,教师还运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关键的学习时刻,如幼儿初次发现种子萌发时的惊喜表情,及后续花草成长的关键阶段,幼儿园组织了一个“小小园艺展”,展示幼儿们的园艺作品,并邀请家长参与。家长也被鼓励使用家园联系簿分享对孩子在家里相关活动的观察体会及感受。

(三)持续性评价与反馈循环机制

持续性评价是一个涉及长期跟踪和周期性检查的评价过程,用以确保教育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这种评价重视形成性反馈,即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帮助他们修正和加强学习行为。反馈循环机制是持续性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家园之间的信息对称,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幼儿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语言表达天地"的系列活动中,某幼儿园倡导了长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计划。小华是参与活动的幼儿之一,她在最初时对于在集体面前讲故事感到羞涩。幼儿园教师对小华的言语和非言语表现进行了密集观察并记录,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协商,提供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指导策略来提升小华的自信心。教师使用的多样化评价工具包括:视频记录小华参与集体讨论的过程、幼儿自我评价表,以及教师编制的针对性交流技能检查表。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比较评价数据的变化,教师注意到小华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越来越流畅和自信。

结束语

展望未来,质性评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将是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科学化。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幼儿园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同时,质性评价也将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此外,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幼儿园可以对幼儿的成长过程进行更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总的来说,虽然推行质性评价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幼儿园不断探索和实践,一定能够构建一个更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建构[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03):4.

[2]蔡佳佳,王和平.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2):125-129.

[3]梁李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7):50-51.

[4]赵丽.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