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时代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

刘宝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摘要:信息时代的“高铁”已经到来,我们纷纷登上这趟列车,希望带着梦想远行。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然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作为初中班主任,需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解决心理问题,促进道德建设,为学生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互联网;青少年健康;

由于当前网络的普及较为迅速,学生处于信息轰炸年代易受各种思想影响,以致教育环境更为复杂。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同样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下,基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艰难开展情况,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和素养的培养和重视,结合道德教育的作用,构建互联网背景之下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基于此,文章就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互联网时代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受到师长和同伴的道德引导。然而,他们被压抑的道德情感难以找到释放的途径,渴望与人交流和情感宣泄,追求新奇和刺激。网络的开放性为他们提供了情绪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平台,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多彩生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他们往往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展现出冷漠和孤僻的行为特征。此外,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自我控制力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弱,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互联网时代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优化措施浅谈

2.1灵活运用,拓宽领域

在互联网时代,班主任需以辩证的视角审视网络媒体平台,抓住这一机遇,建立网络教育管理的阵地。必须提升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切实接近学生,给予他们指导与支持,助力学生网络道德和素养的提升,培育他们成为守法的新时代公民。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可以在学校平台上构建相应的道德教育管理平台,传播科学、积极的信息,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校园优秀精神文化的传播平台,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校园道德教育活动,如:“微写作”“微辩论”等,围绕道德教育开展活动,加强管理教育的效果。同时,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用视频和现代化网络语言讲解学生可能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说教更易被学生接受,帮助学生跳出事物表象,对网络道德与素养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2.2培养素质,奠定基础

首先,当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重点群体,初中班主任要重点关注这个问题,在强化自身网络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青少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追踪青少年的心理动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心理意识,并通过启发、引导、转化和辅导等方法,让青少年能够独立地进行自我心理辅导,以此为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奠定基础。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网络沙龙、征文写作比赛等活动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是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强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如首先开展网络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宣讲会,积极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心理健康测试;其次是举办网络创意大赛或者动漫人物设计大赛,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环境以及他们的爱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用网意识,让他们的心理状态逐渐成长。

2.3结合平台,家校共育

目前大多数学生仍然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老人们主要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但由于其文化素质有限,缺乏精力,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利。所以,倡议父母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商议制定教育学生的方法。当家长发现学生的网络应用问题后,要及时联系学校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班主任可以在学校里安装家校通讯设备,比如亲子电话或者网络聊天室等,来满足学生的品德提升需要。建立健全学生家长QQ群和微信群等,与家长建立快速、及时的联系,方便学生的管理教育和全面发展。针对学生互联网使用方面的教育问题,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传输正确使用互联网的知识,消除他们可能产生的道德问题,提升道德素养和网络应用水平。

2.4帮助养成,陪伴成长

如今的网络时代,学生也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手机和互联网。但是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加之自身的控制力不强,容易在网络活动中沉迷,影响他们的思想水平发展。为此,学生的家长、社会应该和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养成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如规定学生上网时间、引导学生正确浏览网站等。在学生在校学习中,班主任应利用计算机教室,培养正确使用互联网的良好习惯,组织和举办学生互联网网络道德兴趣竞赛,利用网络技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和规避网络中的有害信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优化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进程。此外,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甄别和管控,防止不良的网络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线。更要制定相关的网络信息法律条例,以清朗的网络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2.5链接实际,拓宽影响

初中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离不开生活和社会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社会化的网络素养教学时,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让教育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自我实践和感悟。在趣味的生活化活动中,实现学生网络思想和意识的升华。比如,社区可以通过“优秀道德品质传播”的各种主题活动,利用“青年大学习”和“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优秀道德事迹,传统道德篇章诵读等。通过各种生活化的社会教育和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形式,促进学生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思想深化,实现优秀思想品德的继承与发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思想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防范负面影响。网络技术的普及改变了教育模式,班主任需适应这一变化,利用互联网正面影响,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网络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样,信息技术才能助力青少年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谭文静.网络环境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研究[J].文存阅刊,2021(12).112-114.

[2]陈庆华,梁兴云.信息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径探究[J].中华少年,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