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张淑红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第二中学 河北省衡水市 0539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跨学科阅读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跨学科;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跨学科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将跨学科视域引入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例如,在阅读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时,学生既能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学习到海洋科学知识,还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艺术想象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提升阅读深度与广度

从单一学科视角阅读整本书往往存在局限性。跨学科视角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读维度。如在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时,结合园林艺术知识解读大观园的布局,从饮食文化角度分析书中的美食描写,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拓宽阅读的视野。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融入地理知识描绘书中的地域风貌,融入音乐知识解读作品的节奏韵律等。这种多学科融合就像为阅读打开多扇新奇的窗户,充满新鲜感与挑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视角,而是在多学科知识的交织碰撞中发现阅读的乐趣,进而主动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与学习之中。

二、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上,整本书阅读教学仍然以教师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为主。教师往往按照传统的文学分析方法,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解读,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缺乏学科融合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没有充分意识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没有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融入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导致阅读教学的视野相对狭窄。

(三)阅读资源整合不足

学校和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资源的整合不够。一方面,缺乏适合跨学科阅读的教材或读本;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外部资源的利用也非常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跨学科阅读素材。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简单的读书报告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无法对跨学科阅读教学起到有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三、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历史学科知识为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例如,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革命形势、国共关系等历史背景。通过这些历史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所描述的红军长征、根据地建设等内容,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使命与精神。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其历史原型或受到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影响。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将书中的人物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相对照。例如,分析曹操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与历史上曹操的异同,这有助于学生从历史和文学两个维度全面认识人物形象,提高人物分析能力。

(二)与艺术学科的融合

不少文学作品中包含精彩的画面描写。如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分析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学生可以思考如何用色彩、线条来表现文中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景色,从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画面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音乐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一些情感浓郁的作品时,如《背影》,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如舒缓的钢琴曲)来营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更深刻地体会作品中的父子深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在表达情感上的共通之处。

(三)与科学学科的融合

科幻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三体》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宇宙学等知识。让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以及文学想象对科学发展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一些推理小说或哲理作品中,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逻辑推理方法,分析福尔摩斯破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项目。例如,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生存智慧”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在这个项目中,需要从语文角度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心理,从科学角度研究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如种植、畜牧、建筑等),从历史角度对比当时的航海探险背景与现代探险的异同,从艺术角度设计鲁滨逊荒岛生活的场景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负责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任务,然后进行汇总、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等。

(五)多元评价主体

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对作品的多元解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阅读报告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是否能够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作品,分析是否深入等。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跨学科整本书阅读中的收获和不足。学生可以从自己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掌握、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对方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如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对作品解读的独特性等,通过互评,学生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阅读成果。

结束语

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的融合策略以及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昌菊.用好现行教材,践行跨学科学习——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留学,2024,(17):56-57.

[2]李丹.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延安大学,2024.

[3]王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J].中学语文,2024,(15):14-16.

[4]汤汝昭,张晓茹.初中语文“整本书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理据探赜[J].中学语文,2024,(13):39-45.

[5]韩昕彤.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