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体育趣味课堂构建方法分析

作者

孔德善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高中阶段体育课程开展,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是传统教育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提高对趣味化体育课堂构建的重视,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出发,探究具体教学优化措施,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体育趣味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高中体育课程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动力,传统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1]。教师通过构建趣味性体育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不仅可以集中学生运动注意力,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实现其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趣味化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主动参与到不同种类的体育活动中,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标。高中阶段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学生长时间缺乏锻炼,容易出现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趣味性体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锻炼,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 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竞争意识

趣味化体育课堂通常组织团队合作和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和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实现学生社交能力的不断提升。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和队友相互配合,在不断沟通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团队实力。学生在合作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社交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中体育趣味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转变教育理念

1、认识体育课程落实的

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和家长存在明显的守旧思想,认为主课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制约了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全面进步 [2]。身体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所以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教师和家长需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优化体育课堂,认识到构建趣味性课堂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趣味课堂。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通过单一示范相关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的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从而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通过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1、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高中体育教学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利用此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长跑教学,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教师可以设计长跑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通过接力游戏开展,增加长跑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展示体育动作分解视频,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技能。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武术”相关动作时,由于其动作比较复杂,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展示全面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动作技巧,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重视课堂评价和反馈

1、应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传统体育课堂评价过于重视学生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误解。教师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同时结合,自评,互评等多种措施,实现学生相互学习和有效交流,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处理反馈意见

及时反馈和处理相关意见,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优化和改进措施。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切实融入体育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结束语:

高中体育趣味课堂开展,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措施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万贞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门性准备活动的创新性研究——以长沙市雅礼中学为例[D]. 西安体育学院,2016.

[2] 许鑫 . 基于学生发展的高中体育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J]. 教育界 ,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