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姚婧娴

洪洞县飞虹小学 0416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关键基础性学科,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性、语言组织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为根本目标。在新课改持续深化的情况下,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改革创新,重新树立教学理性、确定教学目标,摆脱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进而增强教学质量,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据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根据国家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院校与教师应将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革新的主要方向,致力于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能够支撑自身未来优质发展的重要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应将“基于核心素养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作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在结合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可指导学生摆脱以往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使之能够紧跟教师教学进度,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进而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与交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积极互动,达到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的效果。同时,从实际上看,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具有一定联系,学生在了解、记忆基本理论知识后,通过持续进行分析、理解、知识整合,能够逐渐形成文本内容自动处理能力,由此可以真正领悟、掌握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思想情感,以支撑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顺利完成实践性、经验性的探索活动。

1.2有助于完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新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凭借新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模式,在真正理解当前教学变化、教学发展方向的条件下,可从全方位、多角度对自身工作模式进行转换。具体而言,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促使站在全局视角设定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发生改变,更加关注学生独立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强调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促使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教学形式,重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建构性以及教学的开放性、引导性,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地位。

2.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2.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立新的教学目标

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就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古诗时,首先,教师应以指导学生完成语言建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注重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理解、领悟。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语言魅力,掌握以精简凝练语言传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其次,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先声情并茂的进行示范朗读,之后要求学生进行集体、独自朗诵,尝试把握、体验诗歌的独特节奏、韵律,学习相关的修辞表达手法。最后,教师还可从思维发散角度出发,将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性、逻辑思维为教学目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自主分析古诗中包含的作者情感、意象、精神。

2.2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与吸引力,从而真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将知识充分内化吸收转变为实践技能。例如,在开展“天地人”这一识字、书写教学课程时,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前为学生设定“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人们在大地上愉悦而繁忙的劳作、生活”这一故事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这一情境进行生动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天空、大地、人的联系、区别、特征,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程度,形成记忆点。同时,在教学“ɑ,o,e”等拼音字母时,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激情,通过组织学生一同制作字母卡片,之后随机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拥有的字母卡片进行“拼音接龙”,以巩固学生知识。

2.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实操技能,引导学生自主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重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文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提出将从文字发音、朗诵节奏、语调、情感、状态等方面进行评分,为学生指明练习方向,学生在反复研究、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后,不仅能够更好领悟文章情感、思想,还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表达交流欲望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可选在秋季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要求学生观察秋天自然环境、秋雨的特点,之后让学生撰写一篇描绘秋天或是秋雨的散文或诗歌,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

2.4重视进行评价反馈,优化教学策略

通过开展评价反馈活动,能够为后续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策略提供可靠、充足的参考依据。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就要及时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传统单一、片面的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多元性。从实际看,可采用教学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手段,对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互动表现、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实践水平、知识掌握程度、课后作业完成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对各主体评价反馈结果进行汇总以评判最终教学效果,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革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结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应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前提下,制定实效性较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策。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立新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强学生综合能力;重视进行评价反馈,优化教学策略等方式,有效营造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和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1):58-60.

[2]李淑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探究[J].名师在线,2023,(0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