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仪表维修中传感器故障分析与处理办法探讨

作者

张藤月

新疆炼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3699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各类监测系统中,仪表作为获取关键参数的重要设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传感器作为仪表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仪表的测量精度和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然而,由于传感器长期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导致仪表测量数据失真,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深入研究仪表维修中传感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仪表维修中传感器故障分析的重要性

在仪表维修领域,传感器故障分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测量精度层面来看,传感器是仪表获取原始数据的关键源头。一旦传感器出现故障,其输出的信号必然失真,进而导致仪表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偏差巨大。例如在化工生产中,温度传感器故障可能使反应温度监测不准确,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从系统稳定性角度而言,传感器故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现代工业系统复杂且相互关联,一个传感器故障可能干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设备停机、生产中断。

2 传感器常见故障类型

2.1 电源相关故障

电源是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基础保障,电源相关故障极为常见。一方面,电源供应不稳定是突出问题。在工业环境中,电网电压波动频繁,若传感器供电电源缺乏有效的稳压措施,电压过高可能击穿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电容等;电压过低则会使传感器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工作,导致输出信号微弱或无输出。例如,在一些老旧工厂,电力设备老化,电压波动范围大,经常造成压力传感器输出异常,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压力监测。另一方面,电源线路故障也不容忽视。

2.2 信号传输故障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需要准确无误地传输到仪表或其他控制设备,信号传输故障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信号干扰是常见问题之一,在复杂的工业现场,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源,如变频器、电动机等。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波会耦合到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路中,使信号产生畸变。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当变频器运行时,附近的流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可能会出现波动,导致流量测量不准确。信号衰减也不容忽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强度会逐渐减弱。

2.3 性能衰退故障

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元件的老化,性能会逐渐衰退。以温度传感器为例,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后,其热电极材料会发生氧化、晶粒长大等现象,导致热电势稳定性变差,测量误差增大。同样,热电阻的铂电阻丝在高温和腐蚀性介质中,可能会出现电阻值漂移的情况,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压力传感器,其敏感元件在长期承受压力作用后,可能会产生弹性疲劳,导致测量压力时输出信号与实际压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变差。

3 仪表维修中传感器故障处理方法

3.1 电源故障处理

电源故障是传感器常见问题之一,处理时需严谨细致。首先,要使用专业万用表精准测量传感器供电电压。若电压超出传感器额定范围,比如过高,可能因瞬间大电流冲击损坏内部元件,像集成电路、电容等,此时要检查电源设备,如稳压器是否故障,若损坏需及时更换合适规格的稳压器,确保输出稳定电压。若电压过低,传感器无法正常启动工作,要排查电源线路是否存在过长、过细导致压降过大情况,可更换更粗且合适的电缆缩短供电距离。对于电源极性接反问题,操作人员要养成先确认极性再连接的习惯,若已接反且传感器出现无输出等异常,需检查内部二极管等元件是否被击穿,必要时更换整个传感器。同时,要定期检查电源线路的连接是否松动、氧化,用砂纸清理氧化部位并重新紧固连接,保证电源供应稳定可靠。

3.2 信号干扰故障处理

信号干扰会使传感器输出信号失真,影响测量精度。当发现信号受干扰时,先要确定干扰源,工业现场中变频器、电动机等设备产生的电磁波是常见干扰源。针对电磁干扰,可采用屏蔽措施,为传感器信号传输线选用屏蔽电缆,并将屏蔽层可靠接地,这样能有效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减少信号畸变。若干扰来自空间辐射,可调整传感器和仪表的安装位置,远离干扰源。对于信号衰减导致的干扰,若传输距离较远,可在传输线路中适当位置安装信号放大器,增强信号强度,确保信号能准确传输到仪表。此外,合理规划信号线路布局,避免与动力电缆平行敷设,尽量缩短信号传输距离,也能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提高传感器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3 机械损伤故障处理

传感器在安装、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影响其性能。若传感器外壳出现轻微裂缝,在不影响内部元件和密封性的情况下,可使用专用胶水进行修补,修补后要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无泄漏。对于连接部件松动问题,要使用合适工具,按照规定扭矩重新拧紧,如压力传感器的螺纹接口,拧紧力矩过大可能损坏螺纹,过小则会导致密封不严,所以要准确控制扭矩。若传感器测量部件卡死,如涡轮流量计的涡轮被异物卡住,要先切断电源,拆卸传感器,小心清除异物,并对测量部件进行清洗和润滑,确保其转动灵活。若机械损伤严重,如传感器内部敏感元件断裂、变形等,一般无法修复,需及时更换同型号传感器,并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进行正确安装,避免再次受到机械损伤。

3.4 性能老化故障处理

传感器长期使用后性能会逐渐老化,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对于性能老化的传感器,可先进行校准和标定。使用标准信号源为传感器提供已知的标准输入信号,测量其输出信号,与理论值对比,根据偏差调整传感器参数,使其恢复准确测量。例如,温度传感器可通过标准温度源进行校准,调整其输出与标准温度的对应关系。若校准后传感器性能仍无法满足要求,说明老化严重,需更换新传感器。在更换前,要详细记录原传感器的参数和安装位置等信息,选择与原传感器型号、规格相同且质量可靠的产品。更换后,要对新传感器进行再次校准和标定,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系统要求。同时,要分析传感器性能老化的原因,如工作环境是否过于恶劣,是否超出传感器设计范围等,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延长新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结语

综上所述,传感器作为仪表的关键部件,其故障会直接影响仪表的测量精度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仪表维修中,对传感器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和有效处理至关重要。通过深入了解传感器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掌握科学的故障排查步骤和处理办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仪表维修效率,降低传感器故障发生率,保障仪表系统的可靠运行,为工业生产和各类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试论自动化仪表的维护措施 [J]. 王刚 ; 张黎明 .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18)

[2] 自动化仪表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 [J]. 李运. 自动化应用,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