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有效推进策略
许芳
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悦翔幼儿园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开展创意建构游戏的实践策略及其对幼儿认知、思维及创造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建构环境,提供有意义的建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主题建构和合作探索,本研究分析了如何有效开展创意建构游戏,并观察了这些实践策略对幼儿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意建构游戏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创意建构游戏;幼儿发展;实践策略;认知思维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在幼儿教育阶段,如何通过适宜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创意建构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有效推进价值
幼儿园建构游戏具有多方面的有效推进价值。在幼儿认知发展上,通过摆弄积木、纸盒等材料,能直观地认识形状、空间关系,如在搭建高塔时感知高度和稳定性,提升数学思维与科学认知。从创造力培养而言,幼儿可依据自己的想法搭建出城堡、宇宙飞船等独特作品,自由发挥想象力与创意,将无形的思维转化为有形的建构物。同时,建构游戏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他们分组合作搬运材料、商量搭建方案,学会沟通、协作与分享,增强团队意识。而且,幼儿在不断尝试搭建、改进作品的过程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积木不够、结构不稳等问题时,思考并尝试多种方法应对,有助于培养坚韧品质与自主探索精神,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
二、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有效推进策略
(一)推行分层引导
在幼儿园开展创意建构游戏时,推行分层引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教师首先要全面且细致地观察幼儿的建构水平、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据此将幼儿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对于建构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幼儿,教师可提供简单易懂的建构步骤图,如用大块积木搭建一座小房子的图示,引导他们模仿搭建,帮助他们熟悉积木的基本特性和搭建的初步技巧,增强自信心和动手能力[2]。而对于已有一定建构经验的幼儿,教师则可以提出更具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比如“如何搭建一个能让小动物住得舒适的家园,并且要有不同的功能分区”,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运用多种建构材料和复杂的搭建技巧,如使用架空、围合等方法搭建出有创意的作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持续关注各小组幼儿的进展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引导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启发,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创意建构游戏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逐步深入地探索建构世界,实现从简单模仿到自主创造的深度学习过程,充分挖掘创意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在空间认知、想象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办法,而非直接告知答案。例如,幼儿在搭建桥梁时,发现积木总是倒塌,教师可启发他们思考:“是不是积木的摆放方式不太对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更稳固?”同时,鼓励小组内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分享,让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及搭建过程,这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从同伴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灵感,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建构游戏的理解和兴趣,持续推进深度学习的进程。
(二)提供有意义的建构材料
提供有意义的建构材料是开展创意建构游戏的关键环节,建构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游戏体验和学习效果。
例如,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包括积木、乐高、磁力片、泡沫块、纸筒、纸盒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建构需求。例如,积木可以搭建各种形状的建筑物,乐高可以进行精细的组装,磁力片则可以轻松地拼接和拆卸。材料的开放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开放性的材料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创意和发挥空间。比如,纸盒可以被孩子们改造成各种物品,如房子、汽车、机器人等;纸筒可以用来搭建高塔、桥梁等。这些开放性的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使用。有意义的建构材料还应该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相关联。例如,可以提供一些与季节相关的材料,如秋天的树叶、树枝等,让孩子们在建构游戏中感受季节的变化;或者提供一些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材料,如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积木,让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学习形状、大小、数量等数学知识。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选择无毒、无味、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例如,检查积木是否有尖锐的边角,乐高是否容易散落等。
(三)与生活相结合
创意建构游戏与生活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当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建筑物开展建构游戏时,比如搭建社区幼儿园。游戏开始,幼儿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印象搭建出一个大致轮廓,但很快就会发现问题,如教室空间布局不合理,没有游乐设施区域等。这时,他们开始探究如何优化,可能会回忆在幼儿园的生活场景,思考游乐设施该放在哪里能方便大家使用,这一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体现。随着搭建的推进,新问题又会出现,像建筑材料不够用或者结构不稳定。幼儿们需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也许会寻找替代材料或者改变搭建方式。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他们对空间、结构、材料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他们还会联想到在幼儿园与小伙伴们相处的点滴,把这些情感和记忆融入到建构中,比如设计一个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故事的小角落。通过这样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创意建构游戏,幼儿不仅提升了建构技能,更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关于生活、社交、设计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真正实现深度学习,为其认知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践探索验证了开展创意建构游戏对幼儿认知、思维及创造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此,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建构环境、提供有意义的建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主题建构和合作探索等实践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高级思维活动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并深入探究不同策略对幼儿学习成效的具体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向晖.自制玩具在幼儿园建构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玩具世界,2023(06):188-190.
[2]刘月月,林静,彭敬.重庆市幼儿园幼儿体育课程建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1):140-143.
[3]周洁.深度学习视野下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 2023(2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