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设计理念在煤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实践研究
聂少华
身份证号码:411221198807035017
引言
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传统煤矿开采与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矿行业单位产值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15%-20% ,部分煤矿企业吨煤综合能耗达到 3.5 吨标准煤,远超国际平均的 2.8 吨标准煤。机械装备运行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例如,传统煤矿通风机长期处于恒速运行状态,即便井下风量需求降低,也无法自动调节,导致大量电能浪费。节能设计理念通过整合新材料、新工艺、智能控制等技术,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提升机械系统能效,为煤矿行业实现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1 节能设计理念的优势
①提升环保效益,煤矿开采与机械运行产生的碳排放、粉尘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据测算,传统煤矿开采过程中,每生产 1 万吨原煤,约产生 1200 吨二氧化碳和大量粉尘污染物。节能设计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电力等资源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以煤矿井下的掘进机为例,采用新型液压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20% ,相应的碳排放减少 18%. 此外,采用清洁能源驱动的煤矿机械(如电动液压支架),可避免燃油机械带来的废气污染。某矿区将传统柴油驱动的无轨胶轮车更换为电动车辆后,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 50 吨,助力煤矿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同时,节能设计还可优化煤矿机械的密封结构与除尘系统,降低粉尘外泄,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保障工人健康。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双碳”目标与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具备节能优势的煤矿机械产品更易获得市场认可。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煤矿机械给予税收优惠与补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例如,企业生产的节能型刮板输送机通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后,可享受 13% 的增值税减免。煤矿企业在采购设备时,也更倾向于选择能耗低、环保达标的产品,以满足自身节能减排考核要求。企业通过推广节能设备,不仅能满足政府监管要求,还可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合作。某煤矿机械制造企业推出的智能节能型液压支架,凭借能耗降低 30% 、可靠性提升 40%的优势,市场占有率从 15% 提升至 28% ,显著提升了行业竞争力。③降低运营成本,节能设计通过优化机械结构与传动系统,减少设备运行能耗,直接降低煤矿企业用电成本。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电机替代传统电机,可使设备能耗降低 10%-30% ,长期运行下显著减少电费支出;同时,节能设计减少机械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与更换成本。
2 节能设计理念在煤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实践研究
2.1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在煤矿机械设计阶段,运用轻量化设计与仿生学原理,从多个层面优化机械结构以降低能耗。在材料选择上,对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使中部槽重量减轻 40% ,运行阻力减少 25% ,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能耗。在结构形态设计方面,借鉴生物结构(如蜂巢六边形结构)设计液压支架立柱,利用六边形的几何稳定性与材料分布合理性,在增强抗压强度的同时,降低材料用量达 30% 。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对机械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精准模拟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情况。以煤矿提升机卷筒为例,通过 CAE 分析优化卷筒的壁厚分布与加强筋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钢材使用量 18% ,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材料与能源浪费。
2.2 自动化节能控制系统集成
将自动化技术与节能理念深度结合,构建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实现煤矿机械的精准能耗控制。在煤矿提升机运行中,引入变频调速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提升容器的重量、速度等参数,根据负载重量动态调整电机转速与功率。相较于恒速运行模式,变频调速技术可使提升机电能消耗降低20%-40% 。在通风系统中,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空气质量与风压,通过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当井下瓦斯浓度较低、风量需求减少时,风机自动降速运行,避免长时间满负荷运转造成的能源浪费,实测可节能 35% 以上。此外,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的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采集各设备能耗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预测能源需求。例如,系统通过分析历史生产数据与设备运行参数,预测不同时间段的能耗峰值,提前优化设备启停策略,实现能源的精准分配与高效利用,整体提升煤矿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20%-25% 。
2.3 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
探索新能源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推广电动化、智能化设备,开拓煤矿节能新路径。以井下无轨胶轮车为例,采用锂电池替代柴油发动机,不仅能减少废气排放,还可通过能量回收技术在制动过程中回收电能。某煤矿使用电动无轨胶轮车后,能源利用率提升 35% ,每年减少柴油消耗 200 吨,降低运营成本约 150 万元。在煤矿地面设施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部分设备供电,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例如,某矿区建设的 1MW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年可提供 120 万度清洁电能,满足矿区办公与部分辅助设备的用电需求。此外,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热能、设备运行余热进行回收。通过热交换器将设备冷却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用于加热矿井水或为办公区域供暖,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某煤矿余热回收系统每年可回收热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800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000 吨。
2.4 维护与管理体系优化
建立基于节能理念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监测与管理手段,确保机械处于高效节能状态。采用振动监测、油液分析等技术对煤矿机械进行状态评估。例如,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设备的振动信号,利用频谱分析技术判断轴承磨损、齿轮故障等导致能耗增加的故障隐患,准确率可达 95%以上。同时,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基于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用预测性维护策略,避免过度维护造成的资源浪费。某煤矿对其主通风机实施预测性维护后,维护成本降低 30% ,设备运行效率提升 15% 。此外,加强员工节能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等方式,提高操作人员对节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能。例如,开展变频调速设备操作培训,使员工掌握根据工况调节设备参数的方法,将节能意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从人为操作层面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结语
节能设计理念在煤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实践,是推动煤矿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通过机械结构优化、自动化节能控制、新能源技术应用及管理体系完善,可有效降低煤矿生产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来,随着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节能设计将向更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演进,为煤矿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动力。同时,行业需进一步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完善相关标准与规范,推动煤矿行业全面迈向绿色低碳新征程。
参考文献
[1]徐斌,祁荣荣,尹尚先,等.我国煤矿水害重特大事故相关因素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煤矿安全,2023,54(05):13-19.
[2] 于博, 陈光波. 基于组合赋权- 物元可拓模型的煤矿内因火灾安全评价[J]. 煤矿安全,2023,54(02):61-70.
[3] 宋海涛 , 安 源, 姜 鹏, 等 . 露天 矿用 钻机 " 智 能化 " 自动接 卸杆 装置 [J]. 露天 采矿 技术,2022,37(1):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