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
谭新
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化的持续发展,审美教育的地位愈发重要,初中时期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构建稳定审美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对于塑造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极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课中恰当地指导学生的审美倾向,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取向
引言:在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初中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时期的教育不仅限于艺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促进他们对美学价值的认识与欣赏能力的发展。面对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日益丰富且复杂多样,如何引导他们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取向,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
一、初中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审美取向的重要性
1.培养艺术感知,提升审美素养
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学生能够建立对美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不仅仅是对视觉美感的识别,更是一种内在的艺术感知力的培养。美术课堂提供一个独特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色彩、构图、质感等艺术元素中游刃有余,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审美标准。随着对这些艺术元素的理解加深,学生的鉴赏能力也随之提高,他们开始学会从不同层面去解读艺术作品,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 构建多元视角,促进个性发展
初中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学习平台,这里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无限的可能。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被鼓励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体验艺术,这种多维度的探索不仅拓宽他们的视野,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表达,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这些表达是传统还是现代,是抽象还是具象。
二、初中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审美取向的教学策略
1.融合传统与现代,丰富审美资源
结合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趋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在《赏书法之韵》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书法不仅是文字的表现,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递。课堂上,教师讲解书法的历史沿革、风格演变以及不同书体的特点,使学生对书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如篆书的古朴庄重、隶书的典雅大方、楷书的规整严谨、行书的流畅自然和草书的奔放洒脱,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随时代变迁而展现出的不同风貌。为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组织书法临摹活动,指导学生从基本笔画入手,逐步掌握书写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书法创作环节,鼓励学生将传统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
2.鼓励批判性思维,深化审美理解
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背景并形成独立的观点。在《古建新生》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社会记忆。课堂上,教师首先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如斗拱结构、飞檐翘角、彩绘装饰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地著名古建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接着,教师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如“为什么古建筑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古建筑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保护和利用古建筑,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3. 创建表达平台,增强审美自信
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机会,是提高他们审美自信的有效途径。在《校园寻美》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表达平台,旨在发现校园内外的美,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活动伊始,教师带领学生漫步校园,用眼睛捕捉身边的美好瞬间,如四季变换的花草树木、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同学间的温馨互动等。然后,学生们被鼓励用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形式记录下这些美好的景象。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创作主题,如“四季之美”、“校园一角”、“我的朋友”等。接下来,教师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包括校内美术展览、摄影比赛、手工艺品集市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结束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色彩与线条的结合,它更是心灵与思想之间的一种交流,在初中的美术课堂上,我们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无限想象空间的大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世界里自由探索。随着学生学会以审美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妙之处,并将这种认识融入到日常的行为和决策之中。最终,这样的教育不仅仅会体现在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上,还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薛丽丽.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途径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8):128-130.
[2] 车艳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读写算,2023,(20):107-109.
[3] 王泽会.浅析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