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PLC技术运用研究
李梦华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围绕PLC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PLC技术的原理与优势,重点讨论PLC技术在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应用,包括电力拖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电力拖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PLC技术在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应用优化措施,旨在提高PLC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
关键词:PLC;电力拖动系统;应用
引言:较传统传统继电器和基础器相比,PLC技术下的控制方式优势更为显著。应用PLC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电力拖动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自动化水平。为此,应将PLC技术与电力拖动系统相结合,进一步发挥PLC技术的应用价值,为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先决条件。
1 PLC技术原理与优势
传统生产环节中所用继电器稳定性低、耗电问题严重、空间占用大,且无法满足生产设备控制要求。而由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成的PLC优势更为显著,是一种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元件。PLC元件维修难度低、可靠性强、可控性强。由PLC元件衍生而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广泛。随PLC研究不断深入,PLC功能愈加丰富,不仅可以作为电子装置发挥出应有作用,还能够应由于各种工业环境中。借助PLC可编程可编程控制器可实现系统顺序运算、系统逻辑运算及即时指令发出。目前,PLC功能完善,能耗低,在自动化体系中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PLC技术可靠性更强:PLC可编程控制器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技术先进,抗干扰优势,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强。在基于PLC技术衍生而来的可编程控制器运行过程中,运行过程更加稳定安全,较传统控制系统相比,应用价值更高。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可实现故障检测及故障报警,系统故障能够被管理人员及时发现。(2)PLC技术功能丰富:随PLC技术不断应用及完善,技术功能愈加丰富,包括顺序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步进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等功能。此外,技术人员已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这使得PLC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PLC编程语言学习简单:无需掌握高水平技能,仅学习简单的编程技能即可。PLC可编程控制器硬件设施简单,且系统程序运行十分简洁,可借助后续编辑等手段实现维护流程简化。
2 电力拖动系统概述
电力拖动系统具有众多优势,包括稳定性强、运行效率高等,在现代生产领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可利用能源及资源完成各项复杂生产任务。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力驱动系统可细化为直流驱动系统及交流驱动系统。其中,直流驱动系统具备调速范围广的特征,由可控硅直接供电系统与可控硅励磁系统组成。但系统维护成本高,因此适用范围小,主要集中于小型机械生产环节。交流驱动系统由变频调压系统及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等组成,不同系统适用范围不同,例如变频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加工环节中。
3 PLC技术在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应用
通过控制线路的连接,电力拖动系统将电力能源与相关设备紧密连接起来,从而完成生产过程。PLC技术由计算机技术衍生而来,在电力拖动一体化中能够发挥可编程优势,提高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持设备处于稳定的运行工况。根据系统提示,可以准确识别设备故障,并做出准确的报警,从而减少电力系统故障问题。
3.1电力拖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能够将能源转化为电能,由发电厂、配电所及用电终端等共同组成,将PLC技术与电力拖动供电系统相结合,根据预置的程序自动控制各种设备和机械设备的运行,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和设备运行需求。同时,在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PLC具有故障判断功能,可通过程序指令快速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保障供电稳定及供电安全。
3.2电力拖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1)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在电力拖动系统中PLC应用过程中,可根据模拟量实现控制目的,模拟量包括压力、温度与电压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生产方式存在不同,所以电力拖动系统与相关模拟量也存在差异。但无论选择何种标准作为模拟量,均需保障其具备连续变化的特点。在PLC技术应用时,系统能够快速完成模拟量收集,将实际数据与过往数据相比较,根据比较情况做出指令输出。
(2)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经数十年发展PLC技术功能不断发展,通信功能逐渐得到了应用。将PLC与电力拖动生产系统相互结合,可拓展通信模块功能,使控制指令快速传递,提高通信效率,保障通信安全。
(3)系统逻辑控制中的应用
在电力拖动一体化系统运行阶段,故障问题难以彻底避免。而应用PLC技术可模拟制系统的逻辑功能,代替正常程序完成后续生产,避免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影响生产设备正常运转。
(4)运行控制中的应用
将PLC与电力拖动系统相互结合,可借助PLC完成指令传输,进而使相关机器与设备做出相关动作。与传统继电器相比,PLC技术功能更为丰富,不仅能够完成现场控制,还能实现远程控制,控制过程极为稳定。
(5)回路保障中的应用
在传统继电器应用过程中,受结构因素影响,当故障问题发生后,技术人员难以准确掌握故障位置。而PLC可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完成控制目标,故障率更低。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可将PLC与其他控制手段相结合,进而提高系统适用性,保障系统运行性能。
4 PLC技术在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应用优化措施
(1)掌握专业技能:技术人员需应用编程元件完成PLC的远程控制,这就意味着PLC控制对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所以技术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编程知识及计算机能力。企业可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促进技能交流。结合应用标准,明确操作要求,为PLC应用提供先决条件。(2)输入输出分配: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础能力及专业知识,还应明确电力拖动系统线路结构特征。不同生产企业中的电力拖动系统线路结构有所不同,应做好线路结构分析及研究,确保线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避免线路结构设计存在疏漏,影响后续运行,使电器出现错误动作。此外,还应确保输入输出点设计科学合理,优化通道地址分配,提高接线方案可行性,确保PLC接线准确。(3)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重要作用也不可忽视,可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分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错误,则应做好优化处理。(4)系统试运行:部分设计完成后的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漏洞问题,所以当前期设计完成后,需将已设计完成程序输入至PLC内,随后展开试运行。除此之外,还应展开线路检测及硬件设备调试,分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设备运行是否存在故障。当试运行及检测完成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环节中。
结语: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我国已针对PLC技术展开了数十年的研究,这使得PLC技术的优势及价值愈加显著,现已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随PLC技术不断完善及发展,PLC技术功能更为丰富,适用性更强,现已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推广。将PLC技术与电力拖动一体化相互结合,不仅能够提升电力拖动一体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还能够保障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安全。生产企业应加强电力拖动一体化及PLC技术整合,提高产品生效率及生产质量,实现健康经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一行.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19):221-223.
[2]田宗奎.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PLC技术运用[J].中国金属通报,2021(09):159-160.
[3]焦贺彬.电力拖动一体化中的PLC技术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