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技术控制

作者

陈晓涛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新旧路面拼接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由于新旧材料性能差异、拼接技术要求高,合理的技术控制成为关键。通过优化路面结构稳定性、精确控制高程与平顺性,并采用科学的结合面处理工艺,可以确保拼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处理、温湿度控制及合理的压实工艺尤为重要。后期养护与质量检测同样不可忽视,合理的养护措施与预防性维护可有效提升路面寿命,减少长期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公路运行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流量的增长,公路扩建工程日益增多。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是扩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行车舒适性与使用寿命。由于新旧路面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同,施工时需要采取精细化技术控制,确保拼接质量稳定可靠。结合面的处理、温度控制、压实工艺等因素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如何优化拼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案加以解决。

一、新旧路面拼接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路面结构稳定性的保证

当开展新旧路面拼接施工的阶段,整体工程质量跟路面结构的稳定性直接相关联着。为保障拼接后的路面表现出均衡的承载能力,有必要针对旧路面实施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包括基层的密实性、抗压本领以及裂缝情形等,一旦发觉问题,必须落实修复或加固的相关工作。新旧路面相接的位置必须采用特殊的过渡层材料,诸如改性沥青以及体现高强度的粘合剂,以此巩固结合强度,防止后期使用中出现分层、错台或裂缝。

(二)高程控制与平顺性优化

拼接路段高程控制的优劣关乎行车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若高程匹配存在不恰当的情形,会引发车辆在行驶当中出现颠簸情形,甚至会影响车辆行驶期间的安全稳定性。在施工前,需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旧路面高程进行测定,并结合新铺路面的设计标高进行综合调整。在工程建设施工实施的阶段,需分阶段开展对高程变化情况的检测工作,预防由于累积误差使路面产生台阶。同时,可采用精细化碾压工艺,达成新旧路面衔接区域的平滑过渡成效,实现整体行车舒适水平的提高。

(三) 结合面的处理与施工工艺

新旧路面结合面处理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关系到拼接质量的好坏,肯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首先,旧路面拼接部位应进行铣刨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化,借此提升新旧材料之间的黏合能力。针对铣刨完成后的结合面实施全面清理,防止油污、灰尘等残余物对粘结效果产生干扰。施工时,可以采用热粘接相关工艺,即在开始新铺路面材料铺设操作之前,借助红外加热装置给旧路面升温,加大粘合强度。

二、新旧路面拼接施工的关键控制技术

(一)施工缝处理与材料选择

作为拼接施工的关键要点,直接决定了新旧路面连接部位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一般会采用台阶状或者梯形状拼接工艺,使新旧路面实现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加大结合的强度[1]。材料选择方面,接缝填充材料得体现出令人称赞的粘结性及耐候性,如改性沥青、聚合物砂浆又或者高性能灌缝胶这样的材料,精准的施工工艺跟材料的良好结合能够有效防止施工缝出现开裂、渗水等现象,提高拼接区域的整体性能。

(二)温度和湿度对施工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对新旧路面拼接的质量影响显著。沥青材料的施工温度范围通常在140℃至160℃之间,低于该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粘结力下降,影响拼接效果。环境温度过低时,必须采取加热措施,如使用加热毯或热风机,提高拼接处的温度。同时,湿度过高会影响材料的粘结性能,尤其是雨天施工时,接缝处容易残留水分,导致粘结不良。因此,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天气预报分析,避免不利气象条件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三) 压实工艺与质量控制

从拼接施工质量的角度看,优化压实工艺显得尤为关键,新铺路面与旧路面相衔接的地段的压实度必须均匀分布,才能避免后期沉降和开裂。在施工开展阶段,可凭借重型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作业,也能采用振动形态的碾压工艺,增加材料的密实程度。关于拼接的部位而言,最好选取交叉碾压工艺,让结合部均匀地承受外部施加的力,防范局部出现松散以及有空隙的情形。施工完成后应实施质量检测,仿若弯沉测试、渗水试验这般的检测项目,以判别拼接部位的施工质量,确保路面整体稳定性。

三、新旧路面拼接施工的后期养护与质量检测

(一)养护措施与早期维护

施工建造相关工作结束后,恰当的养护方法对拼接区域的耐久性十分关键。初期进入使用阶段的新旧路面拼接地点,很容易出现局部沉降、裂缝这类现象,鉴于此情况需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针对重型车辆通行的限制举措,减少早期荷载对拼接部位的影响。此外,可采用表面封层的相关技术,如喷洒抗裂药剂或者铺设防水防护构造,进而降低水分的侵入规模,减少产生裂缝的概率。同时,应定期查看拼接部位的粘结情形,及时对可能产生的细微裂缝给予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二)质量检测与长期评估

拼接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质量检测,以确保路面整体性能达标。检测内容包括路面平整度、接缝粘结力、压实度等,可采用激光平整度测量仪、核子密度仪等设备进行高精度检测。此外,长期评估也是确保拼接路段质量的重要措施,公路管理单位应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每年对拼接部位进行检查,分析裂缝、沉降等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三) 预防性维护与修复策略

为使拼接路段的使用寿期延长,应制订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一般采用的策略包含沥青罩面修复、裂缝灌缝处理等,以阻止微小缺陷持续扩大[2]。要是观察到接缝存在明显的开裂或沉降现象,可借助局部铣刨重铺的措施实施修复作业。针对新旧路面拼接部位的特殊情形,还可采用构建增强稳固层、添设抗裂网等相关技术,增强拼接区域的持久特性与抗变形能力,确保路面长期稳定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涉及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会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合理的拼接工艺可以确保路面平顺、稳定,并减少长期运营中的病害发生。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和养护,可进一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进一步优化拼接材料与工艺,提高施工的精细化程度,确保新旧路面拼接区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公路运行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宝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技术控制[J].价值工程, 2023, 42(1):65-67.

[2]闫小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拼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研, 2016(12):00258-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