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育人策略的实践
李芬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育人策略的实践。通过理论阐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育人目标,旨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提升该课程的育人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育人策略
一、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与育人理念
在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其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家庭、学校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重任。例如,让学生明白在家庭中要尊敬长辈,在学校要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要遵守公共秩序等。
从育人理念来看,该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道德教育可能更多地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新课标下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一理念的转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互动来构建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与长辈相处的故事,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和思考,总结出尊敬长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从娃娃抓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法律的概念,明白法律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比如,通过讲述一些简单的法律故事,如交通法规的遵守,让学生知道如果违反交通法规可能会面临的处罚,从而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创新与育人实践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爱护环境”单元中,可模拟污染场景,如乱丢的垃圾与“浑浊河水”,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这种直观体验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解决思路。此方法贴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助力抽象道德与法治概念的具体化理解。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也能很好地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协作。例如,在讨论“如何在校园中做到文明礼貌”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然后共同制定一个小组的文明礼貌公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
(三)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法可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清洁环境、关爱孤寡老人等。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能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还能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某小学曾组织学生前往社区养老院开展活动。活动前,教师讲解了尊老爱幼的道德意义及相关政策法规。在养老院,学生们为老人表演节目、陪伴聊天、协助整理房间。活动后,学生们在日记中写道,自己对关爱老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尊重与助人的价值。
三、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评价体系构建与育人导向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评价体系中,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例如,在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单元学习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然后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评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互评则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二)全面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应全面涵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看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情感态度的转变。比如,在评价学生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内容的学习时,不仅要考察他们是否知道公共秩序的规则,还要观察他们在学校、公共场所是否真正遵守了秩序,以及他们对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是否积极。
(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小组活动中的贡献等。终结性评价则可以通过考试、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在一个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定期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再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品德和法治意识的养成,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育人策略的实践需要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育人目标,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杜倩.综合育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4,(34):121-123.
[2]龚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育人“三端发力”的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2024,(19):69-71.
[3]胡金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2.DOI:10.27328/d.cnki.gshsc.2022.0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