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作者

衡丽梅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730000

摘要:本文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依托,深入探讨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阐述了“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内涵与重要性,分析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旨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 - 学 - 评一体化;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深度融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是教师依据教材和标准开展的教学活动;“学”为学生在引导下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过程;“评”则是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三者相辅相成,构成闭环系统。

(二)重要性

1.提高教学针对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学习与评价常处于割裂状态。“教—学—评一体化”通过评价结果指导教学调整,使内容和方法更贴合学生需求。例如,通过阶段性评价发现学生在气候类型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教师可引入案例分析或对比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一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还重视学习能力、地理思维及情感态度的发展。例如,在区域地理评价中,除考查地理事物的记忆外,还会评估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能力和文化包容性,从而培养其综合素养与全球视野。

二、基于“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1.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应深入研读湘教版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如在“世界气候”章节,学生需能准确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2. 关注学生学情

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比如,对于基础较弱的班级,在教授复杂的地理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降低难度,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河流与湖泊”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关于长江、黄河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河流的风貌、水文特征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对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2.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如在学习“世界的人口”时,让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等。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学生的发言次数、观点的创新性等,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

以考试、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但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教学为例。

(一)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亚洲主要地形区和河流的位置,理解地形与河流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和河流对亚洲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亚洲壮丽自然风光的视频,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等画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2. 知识讲解

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详细讲解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如高原、山地、平原等)和河流(如长江、黄河、恒河等)的分布情况。

3.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形与河流的关系。每个小组通过分析地图,总结出地形对河流流向、流速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河流对地形塑造的作用。

4.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和河流对亚洲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而高原山地人口相对较少,畜牧业或矿业等较为发达。

(三)评价

1. 过程性评价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对积极参与、提出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参与度较低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记录和理解情况。

2. 终结性评价

课后测验显示,学生对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分析其对人口和经济影响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强化了相关训练,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形、河流与人类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邹勇飞.教学评一体化框架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5,(03):53-54+60.

[2]刘秀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35):10-12.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35.029.

[3]王林琳.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的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4,(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