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程玲琳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九年制学校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在适应现阶段的教学,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站在新的教学高度来看待现阶段的教学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效果,还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技巧不够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不出效果。那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求教师能够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致力于提升总体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练习与实践是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运用。练习与实践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占了很大比重。可以说,在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知识与经验是从练习和实践中得来的。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给教师减轻了负担。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上,融入进学生练习与实践中去,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开国大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以 ppt 的形式放映,让学生抄写记忆。学生完成抄写任务后,教师就逐字放映生字,让学生抢答。这样一来,课堂上加入了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这一课堂模式,不难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以教学。课后,教师可以回忆这次课堂教学的经验,发现多媒体教学始终是一种良好的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始终是活跃的课堂氛围和精湛的讲授技巧,所以在教学中,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如果只是一味重复,那么整堂课都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多媒体教学的融入,无疑给了课堂以趣味,使得课堂吸引力大大提高,学生在情绪相对兴奋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对知识的印象也会加深许多。将时间与练习的方法运用进教学中去,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流程
过去,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不重视造成了教师教学的节奏混乱,有效性低。如今,为了响应新课标提出的教学优化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中就需要能认识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进行的有效指导作用,借助有效的教学调整手法,实现教学策略的调整,明确有效教学目标设定流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切实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能明确教材对于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并在课前结合教材做出有效的分析,找到当课课文内容的核心重点,明确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落花生》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就需要能在课前对本课的知识内容进行研究,找到其文章的具体解析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难点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创建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按照要求读写第 10 自然段。2、能流利朗诵全文,背诵重点语句;发展目标:1、初步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尝试着用其进行写作;2、尝试理解文章展现的道理;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习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争做一个有用的人。像这样,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设计,就使得教学可以按照有效的流程进行推进,这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是非常关键的。
三、发现写作方法,丰富学生心理
对于学习的东西会不会灵活运用,通过小练笔和习作可以得到检测。每单元的习作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来编排的。
例如,在《变形计》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结合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来写;第二单元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再如我们第四单元习作的话题是“ 笔尖流出的故事” 要求学生创编生活故事。从本单元的 4 篇课文出发,设计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供学生选择,话题比较开放。同时也让学生试着将本单元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运用进去,目标清晰,让学生有了方向,有话可写。另外语文园地四中将心理活动描写提炼出来,给出了两段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第 1 段话是侧重以标点符号的运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安和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第 2 段话侧重于“ 我” 内心痛苦的变化。两段话两种方式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对心理描写的认识,为学生仿写提供了范例,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就容易的多。
因此,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适应现代新课改标准的要求,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窦琦.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作文:教 研,2022(9):0223-0225.
[2]赵海阔.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途径探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6):003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