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自然美育活动设计
张丽雯
昆山开发区合兴幼儿园;215300
文章通过对幼儿园自然美育活动设计的分析,将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儿自然美育活动中,让幼儿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育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自然美育活动设计是教师通过组织适宜的活动帮助幼儿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
一、美在生活中,感受自然之美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活动中感受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自然之美。“大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江河湖海,都有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有美,在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将目光投向生活中的自然之美。比如:春天里的风、夏天里的雨、秋天里的叶、冬天里的雪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蕴藏着的自然之美,引导幼儿利用身边事物进行审美体验。比如:春天里,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公园寻找春天;夏天里,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寻找夏天的影子;秋天里,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寻找秋天的色彩;冬天里,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寻找冬天的趣味。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身边的美发现并分享给同伴,让幼儿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二、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之美
在幼儿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之美。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价值,让幼儿通过走进大自然的方式,了解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的变化,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自然之美,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知。在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多种方式观察自然之美:如带幼儿去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结构等。到植物区进行观察,通过触摸和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感受大自然中不同植物的形状、颜色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美。例如:教师可以在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观察时,让幼儿分组去观察花草树木的颜色、形状等;还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小鸟、小动物等。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讨论他们所观察到的大自然之美。通过自然美育活动设计,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之美,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只有亲身体验大自然之美,才能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之心。
三、丰富生活经验,激发创造之美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场所,是幼儿自然美育活动的主要资源。幼儿通过参与各种自然美育活动,能直接体验到大自然中的美,丰富生活经验。因此,在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将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到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中。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在感知大自然之美的过程中积累各种生活经验,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与幼儿一起去亲近大自然,带领幼儿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寻找自然之美、发现自然之美。例如:在开展“美丽的花花草草”活动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观察花朵、青草和树叶的特征和形状,并引导幼儿用画笔画出这些特征和形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画出了各种不同的花朵和草叶图案。在观察与表达中,幼儿不仅学到了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创造之美。
四、关注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
在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幼儿在积极的探究和实践中,主动地建构知识。首先,在自然美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比如,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自然景物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在自然美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比如在美术活动“我用一片叶子作画”中,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对于绘画能力强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各种素材进行创作;对于绘画能力一般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创作。此外,自然美育活动还应该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自然美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比如在科学活动“我是小种子”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特点;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和创作,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
五、创设生活情境,促进主动体验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引导幼儿观察,让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在引导幼儿观察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来描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不同形态、不同特征和变化过程。教师可以用“小鸟飞呀飞,飞到哪里去?小狗为什么要汪汪叫?小猫为什么睡懒觉?……”这类儿歌来帮助幼儿观察自然之美。教师可以在幼儿欣赏自然美景时与其互动,让其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比如“小鸟在树上唱着歌”“小猫睡懒觉”“小鸡正在捉虫子”等。这样既能够让幼儿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又能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特征,引发幼儿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探究兴趣,让他们在主动观察和发现中获得经验 [2]。
自然美育是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形式,将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与幼儿的生活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育活动中更好的展现自己。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设计自然美育活动时,要关注幼儿对自然万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自然美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大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 韩顺 . 幼儿园自然美育中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J].2023(21):24-26.
[2] 江丽娇 . 师幼协同创设幼儿园自然美育环境的策略 [J]. 亚太教育 , 2023(2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