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孙汇森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引言
通过互联网 + 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公安院校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校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实际案例、社会现象,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教师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日常教学中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语言符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一、“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应变
(一)教学主体的适应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环境,促使各个领域发生较大的变化,该背景下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应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以培养其成长成才为目标,教师应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与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新媒体、移动终端、远程电教的互联网 + 教育新常态。学校应注重培训,促使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学习新技术等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互联网 + 时代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引导者,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动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社会,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的百态,明确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此外,教学主体的适应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更倾向于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获取知识,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1] 。
(二)教育客体的变奏
互联网 + 时代,社会热点和时事动态层出不穷,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紧密结合这些热点和动态,教师通过引入最新的时事案例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正义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时代感和责任感 [2]。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更加注重与公安工作实际相结合,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思政课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互联网 + 时代思政课教学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MOOC 学习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3]。
二、“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互联网 + 背景下,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互联网 + 与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时应把握深度融合的方向,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突破传统的思政课灌输式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思考公安院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并注重互联网 + 时代的教学规律,打破时空限制的理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公安学校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警务人员为目标,通过这一指导思想,强调最新时代警察职业特点和职业使命的正确认知,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互联网+ 时代,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明确教育目标,通过设定具体的培养目标,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其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坚定立场、忠诚履职,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分析,使学生熟悉公安工作的法律框架和执法规范,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成为合格的执法人员。思政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更新教学内容
公安院校思政课应紧跟时代潮流,引入最新的时事热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社会动态和国际形势,进而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如结合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同时思政课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可以设置专题讲座或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党的归属感。教学内容中应加入真实的公安工作案例,讲解公安英模的事迹,特别是近期发生的热点案件,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思政理论,提高学生对公安工作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视频形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校应根据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材与时俱进,可以编写补充教材或参考资料,涵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社会动态,保持课程的新鲜度和实用性,还可以构建一个涵盖文献库、试题库、课件库等全方位的思政课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优质教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智能化资源。教师应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和辩论,培养起独立思考,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时事背景,还能锻炼逻辑思维 [4] 。
(三)创新教学方法
公安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开发专门的思政课学习 APP,提供课程资料、练习题和测试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还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等轻量级应用,提供便捷的学习入口和服务,小程序可以包含课程通知、学习资源、在线讨论等功能,方便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参与互动。在移动学习应用中引入智能学习助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智能学习助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同时在移动学习应用中建立学习社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社区可以设置讨论区、问答区和分享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共享,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资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该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可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精心准备课前预习材料,包括视频讲解、阅读资料和在线测试等,这些材料应涵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为课堂上的深入讨论打下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应实施课堂评估与反馈,教师通过提问、小测验或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指导其如何改进。
(四)加强实践教学
互联网 + 时代,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需求,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增强思政课的现实感,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实践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调研,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校应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刑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真实案件的模拟调查,治安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巡逻和治安维护活动,确保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公安院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思政课相关的在线知识竞赛,通过设置有趣的题目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举办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促使学生通过线上辩论的形式,锻炼表达能力,深化对相关思政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互联网 +”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中,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和警务实践等若干教学模块,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等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场景,同时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多维度交互式引导方式,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构建良好教育环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沛霖 , 鞠丽华 .“互联网 + ”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J/OL].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1-12[2025-01-10].
[2] 曾怡华 .“互联网 + ”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世纪桥 ,2024,(02):81-84.
[3] 崔征 . 公安院校网络安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J]. 学报 ,2021,21(03):68-70.
[4] 刘海波 , 时娜 . 党史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1,31(03):12-16.
作者简介:孙汇森,出生年月:1997.10,性别:男,民族:蒙古,籍贯:河北省遵化市,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公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