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路径探微
向华
云阳县青龙小学 重庆市云阳县 404500
引言: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教学方案,实现理论基础、学科技能、思想态度、实践经验的全面提升。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做好分层作业设计,基于学生数学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设计作业,综合考虑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达成个性化能力提升目标。为此,教师应当从双减政策切入,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优质作业。
一、双减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基本情况
双减政策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教育创新和教学调整行为达成目的。课后作业是影响双减政策践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把控作业数量,禁止以题海战术完成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为此,教师提升作业题目质量、降低题目数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保证作业在夯实能力基础、提高学科能力方面发挥作用。现阶段,分层作业设计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分层设计和整合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立足于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层作业设计思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立足于双减政策优化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教学路径
(一)做好作业内容分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练习,学生身上的能力特长被不断放大,在学科基础、思维能力、学习效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为分层作业设计提供了保障 [1]。为了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允许学生基于个人能力水平选择作业内容。例如,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主要完成基础类作业,适当挑战提高类题目,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突破自己;基础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将重点放在拓展类题目上,注重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
例如,在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以下简称“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旋转、平移、轴对称》的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面调整作业内容。其中,基础类题目需要学生按要求完成图形平移或旋转,熟悉基本知识原理;提高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复杂图形中找出存在平移、旋转、轴对称关系的简单图形;拓展类题目,学生自行完成一个复杂图形设计,明确设计理念和知识运用。
(二)丰富课后作业类型
原有的数学作业题目类型较为单一,机械化特征明显,整体学习效率较低,取得的能力提升效果甚微。基于此,教师在双减视域下设计数学分层作业时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作业类型,从多元视角塑造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锻炼理论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场景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整合类、生活类、实践类、探究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进而完成分层作业设计。
例如,设计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分层作业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化作业入手,要求学生收集家庭采购的购物小票,找出并朗读小票中的数字,标记单位,完成重量换算。此时,学生更加熟悉有关小数的基础知识,整体知识基础较为夯实。随后,可以设计探究类题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购物小票出发讨论小数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找出其他渗透在生活中的小数,并分析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重视思维能力提升
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成果,关系到学习效率和能力提升水平。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当将培养思维能力作为分层作业设计的关键目标,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掌握基本学科技能,能够将学习经验和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便利新知识学习行为 [2]。基于此,教师应当全面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关注个人能力提升。
例如,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 正方体》对学生图形意识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当将立体形象思维作为重点,从图形辨认入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特点并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落实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考虑到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提升需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总结适合自身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完善作业评价方式
分层作业设计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为了检验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教师需要完善评价体系,收集反馈信息,找出分层作业在难度、内容、类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整和改进中提升作业质量。教师可以为层次化作业设计相应评价标准,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获取更加真实的评价信息。
例如,围绕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点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能力发展层次等设置分层作业,以差异化评价标准细化作业内容。低层次的作业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中等能力层次的作业需要尽可能提升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难度较高的作业设计强调问题解决、知识运用、空间观念的提升发展。教师从学情出发,针对个人能力短板给出针对性评价和指导意见,完善分层作业设计。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可以将分层作业设计摆在重要位置,完善知识教学,巩固学生知识基础和学科能力。此时,教师需要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根据学生能力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题目,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科技能,重点关注思维能力发展,并重视分层作业的实际效果,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最大化发挥作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星斓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思路探究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4,(01):118-120.
[2] 李娟 . 素养提升,从作业开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J]. 智力 ,2023,(3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