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伍燕银
台山市李谭更开纪念中学 529200
一、前言
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主要的文化影响力分为 3 极,分别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其中中国属于第 3 极,担负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代的我们学好英语,当好文化传递者的任务是必然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逐步形成中英双传形态,即在义务教育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形成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让他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价值
1、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英语教学趣味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它能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真实和贴合生活的话题和教学内容,例如用英语介绍春节习俗、讨论春节与圣诞的区别等。这样还可以令到经典的英语课堂教学变成更加有效、活跃,有文化互动的交际型英语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郁了。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当今城镇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第一个体现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学习信心,学习能力递减,学习习惯被动。第二个体现是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试教育,学生羞于说英语并且产生厌倦。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这样就会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增加了语言学习的亲切感和轻松感。学生在跟外国人交谈或者在课堂展示中就更能感受到中式美学与英语碰撞所产生的浪漫,从而树立人格自信和展现出民族自豪感,学习英语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学习内驱就会被进一步激发。
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英语课堂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文化习俗(如赛龙舟)、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如愚公移山)、传统艺术(如京剧)等,学生能在“他者语言”的视角下,重新发现和深刻理解中国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完善自己的品德素养。
再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如果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帮助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文化心态——既不盲目崇拜西方,也不妄自菲薄。让他们意识到:学好英语不仅是为了了解世界,更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自信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因此,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可行的方向。而对于城镇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个可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那么,实施的关键在于找到英语教材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契合点,进行巧妙融合,而非生硬嫁接。所以我们需要以下几点:
1、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文化与语言有机结合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停留在表面阅读相关材料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例如,我校八年级现在采用的教材是 2012 年版的外研版英语。当老师教授“Laoshe Teahouse”这单元时,适当地增加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知识、京剧文化知识和饮食习惯的介绍,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讨论这个单元的文化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对学情的全面分析,精准把握,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状态,更好地整合教材,把中国传统文化根据需要,择优融入当前的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性,增加文化融合的顺畅,增强学生的文化
自豪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3、设计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入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听说读写的课堂活动中,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生的习更加容易产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3.1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视频、音乐、图片、网上链接等,让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体会中西文化的特色领略其中的精髓。
3.2 角色扮演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教授《Lao she Teahouse》Unit 1 时,老师可以利用老舍茶馆视频材料,让同学观摩并且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百态,增加他们的家国情怀,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3.3 组织主题讨论与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进行讨论,例如, 以外研英语七上《Spring Festival》和外研英语八上《Way of life》为例,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对比讨论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达到中西融合。
3.4 翻译中国古诗,仿照创作诗歌
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的英译版,让学生在对照原文,理解中英语言的魅力并且在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进行创作。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3.5 创作英语版手抄报
结合课文《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等节日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英语版手抄报,检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理解输出效果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6 引荐优秀的中国传统的故事的学习
英语教学中,可以增加优秀的中国传统故事的学习如愚公移山的坚持、孔融让梨的谦让,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让他们理解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和积极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城镇初中生的英语教学,降低了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促进跨学科文化的融合,活跃了英语教学氛围,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英语教育的策略》.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4 年第4 期
[2]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康健 . 浅谈初中教学中的“城乡差异”及对策 [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
[4] 束定芳 .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