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优化与实践研究
许天才
云南东源镇雄煤业有限公司 云南昭通 657000
引言
煤炭是我国关键基础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地位重要。煤矿综采技术因高效、连续开采优势成为主要开采方式。但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质条件复杂化,传统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暴露出开采效率低、设备故障多、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绿色转型背景下,煤矿行业急需优化开采工艺,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安全生产。深入研究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优化与实践,对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一、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设备配套不合理
部分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地质条件脱节。煤层厚度变化大的区域,固定采高液压支架和采煤机需频繁调整,降低开采效率。运输设备方面,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与采煤机落煤能力不匹配,易致煤炭堆积或运输不畅。部分煤矿为降成本使用老旧设备,其技术性能落后、可靠性差,故障频发,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还影响综采工作面连续作业,最终造成开采效率低下。
(二)工艺参数设置不科学
采煤机截割速度、截深、牵引速度等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开采效率与煤炭质量。实际生产中,部分煤矿未精准分析煤层硬度、厚度等地质条件就盲目设置参数。如在硬煤层中,截割速度过快会加剧截齿磨损甚至致采煤机过载,截深过大易引发片帮、冒顶。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移架速度等参数设置不合理,无法有效控制顶板,既增加顶板事故风险,又影响开采效率与作业安全。
(三)开采工艺适应性差
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矿区煤层赋存与顶底板岩性差异大。但部分煤矿仍采用单一开采工艺,缺乏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薄煤层开采时,传统工艺设备空间受限、开采效率低;大倾角煤层开采易出现设备下滑、煤矸石滚落等隐患。随着开采深度增加,高地应力、高瓦斯等问题凸显,现有开采工艺应对复杂地质灾害能力不足,难以保障安全生产与高效开采。
(四)智能化水平较低
虽智能化开采理念在煤矿行业逐渐普及,但多数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水平仍低。部分煤矿仅实现设备远程启停,缺乏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采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协同作业依赖人工操作与经验判断,无法根据煤层变化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此外,智能化开采所需的传感器、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采集与传输存在滞后、不准确问题,制约了生产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二、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优化策略
(一)优化设备配套方案
根据煤矿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开采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设备。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工作面,选用可变采高的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确保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煤层厚度的开采。例如,采用电液控制系统的液压支架,可根据顶板压力自动调整支护强度;选择具有自动调高功能的采煤机,实现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实时响应。同时,合理匹配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与采煤机的落煤能力,如选用大运量、高可靠性的刮板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确保煤炭运输畅通无阻。此外,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二)精准调整工艺参数
建立基于地质条件的工艺参数动态调整机制。利用地质勘探数据、实时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煤层硬度、厚度、顶底板岩性等因素对开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在采煤机运行过程中,通过安装在截割部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截割阻力,自动调整截割速度和截深;根据顶板压力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液压支架自动调整支护强度和移架速度,实现对顶板的有效控制。同时,建立工艺参数数据库,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后续开采提供参考,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三)创新开采工艺技术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研发和应用适应性强的开采工艺技术。在薄煤层开采中,推广使用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等专用设备,采用螺旋钻采煤法、螺旋钻-综采联合开采法等工艺,提高薄煤层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对于大倾角煤层,采用伪倾斜开采、俯伪斜开采等工艺,配合防滑、防倒装置,解决设备下滑和煤矸石滚落问题。在高瓦斯、高地应力矿区,采用瓦斯抽采与开采协同作业工艺、卸压开采工艺等,降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灾害风险,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四)推进智能化开采建设
加大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构建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系统。在设备层面,为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 5G 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将设备数据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调控。同时,建立智能化开采管理平台,整合生产、安全、设备等多方面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三、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优化实践案例
(一)某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工艺优化实践
某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仅 1.2 米,原采用传统综采工艺,开采效率低,资源回收率不足 70% 。针对这一问题,该矿进行了开采工艺优化。设备方面,引进了适用于薄煤层的刨煤机和低矮型液压支架,刨煤机具有截深浅、牵引速度快的特点,能够适应薄煤层开采;低矮型液压支架高度可调范围小,稳定性好。工艺参数上,通过对煤层硬度的测试,将刨煤机的截割速度调整为 1.5m/min ,截深设定为 80mm ,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同时,采用螺旋钻 - 综采联合开采法,先利用螺旋钻开采煤层边缘和残留煤体,再进行综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优化后,该工作面开采效率提升了 40% ,资源回收率提高到 85% 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某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实践
某矿为提升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开展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在设备配套上,选用了具有自动定位、自动调高功能的电液控液压支架和智能型采煤机,并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设备上安装了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在智能化系统建设方面,构建了基于 5G 网络的通信平台,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传输;开发了智能化开采控制软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进行协同控制。例如,采煤机根据煤层厚度变化自动调整采高,液压支架与采煤机联动,实现跟机移架。通过智能化改造,该工作面实现了少人化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 35% ,设备故障率降低了 25% ,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了成功范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优化是提升煤炭开采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举措。通过优化设备配套、精准调整工艺参数、创新开采工艺技术以及推进智能化开采建设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开采工艺存在的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将朝着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方向持续发展,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皓东 , 陈小军 .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研究与应用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04):103-105
[2] 安成,王静宜,杨木易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 [J]. 山东煤炭科技 .2024(06):149-154
[3] 曹浏 . 煤矿综采工作面低位放顶煤回采技术研究 [J]. 西部探矿工程 .2024(0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