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作者

殷妍 李昱娴 高阳 王赫显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调和挑战,展示了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促进知识掌握方面的显著效果。研究发现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创新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实践;案例分析;项目驱动

1.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传统的编程课程中,教师通常先讲解代码的语法和逻辑,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录和记忆,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编写代码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编程任务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软件、编程语言和技术框架不断涌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快速更新的特点,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实际应用需求。如当新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在业界广泛应用时,学校可能还在教授过时的技术,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这种滞后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削弱了计算机教育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1.2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方面,学生渴望掌握实用的计算机技能,如编程语言、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以增强自身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如许多学生希望学习Python编程用于数据处理,或者掌握Excel的高级功能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些实用技能的掌握能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前沿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希望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甚至尝试进行创新实践。如一些学生对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感到兴奋,希望通过学习相关技术,开发出具有创意的作品。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相对固定,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种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教师应引入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方法,增加实践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2.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2.1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让学生在实现项目的过程中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2.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如在计算机编程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编程基础知识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课堂上则组织学生进行编程实践和项目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组织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自主学习和交流;课堂上,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等基础知识的课件和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便捷性和线下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计算机教学创新实践的效果与意义

3.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项目、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项目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真实项目,从需求分析到最终交付,全程自主完成。如在计算机编程课程中,学生可参与开发小型软件项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翻转课堂则将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模式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讨论”,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资料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通过讨论、答疑和实践操作深化理解,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开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不仅深入掌握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通过团队协作攻克难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计算机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创新也面临着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挑战。未来,计算机教育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创新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海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0(03):21-23.

[2]陈佩芬.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尝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9 (04):69-70.

殷妍 女 2004.07.07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李昱娴 女 2004.04.13 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

高阳 男 2003.09.29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王赫显 男 2004.02.11 大连工业大学(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