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政治时政述评课
汤婷
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实验学校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理解国情、培育家国情怀和政治素养是我们的核心任务之一。时政述评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将围绕初中时政诉评课“是什么”、“怎么上”、“注意什么”三个维度,探讨初中阶段上好时政述评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明确定位:什么是时政述评?
“时政述评”是指学生通过对最新的国内外重要政治新闻进行述说、评论,对社会热点、热点问题进行描述和评议。时政述评,简而言之,就是“述”时事热点,“评”内涵本质,它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分析、表达交流的能力。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理性、客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时政述评 eq 新闻播报。 其核心在于“评”,在于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价值引领。它连接课本知识与鲜活现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提升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思辨能力的熔炉。
二、实践探索:时政述评课怎么上?
要上好时政述评课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引导思考、规范表达、深化认识,以下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1. 课前准备:精准选题与充分备课
选题:紧扣时代脉搏,选择与初中生认知水平、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正面为主的时事热点,如科技成就、重大政策惠民、模范人物事迹、国际重大合作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接受能力。避免过于敏感、复杂或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话题。选题应体现时效性、典型性、教育性。
教师备课:深入研读事件背景资料,全面准确掌握信息。预设学生可能的疑问和观点。明确本节课要运用的核心知识点和要达成的素养目标(如法治意识、国家认同)。设计引导性问题、讨论环节和评价标准。准备必要的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片段、数据图表)。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阅读素材,初步思考,尝试提炼核心议题、关键争议点,并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或疑问。
2. 课堂导入: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运用新闻视频片段、图片、数据、故事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呈现时事热点,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营造“在场感”。
提出核心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例如:“为什么说这项成就是‘国之重器’?”“这项政策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3. 核心环节:深度“述评”,互动探究
“述”:梳理事实,厘清脉络,引导学生清晰、简洁地复述事件的核心事实,确保信息基础准确。可利用时间轴、关键词等方式进行梳理。
“评”:多维分析,价值引领(重中之重)。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这个事件/ 政策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为什么会发生?本质是什么? 带来哪些影响?体现了哪些道理 / 精神 / 价值观? 我们(国家/ 社会/ 个人)应该怎么做?
多元视角与辨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引导理性辩论,澄清模糊认识,批驳错误观点。教师适时介入,进行价值澄清和正面引导。
组织形式:可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角色扮演(如模拟新闻发言人、政策解读员)、辩论赛、撰写短评等多种形式,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4. 总结提升:提炼升华,指导行动
教师进行精炼总结,梳理本节课的核心观点、知识链接和价值观引领。强调该事件 / 政策体现的国家发展方向、制度优势、时代精神等。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初中生,如何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如:关注国家发展、遵守法律法规、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传播正能量等)。
布置延伸思考或实践性作业(如:制作时政手抄报、撰写短评、进行社区小调查、向家人宣讲政策等)。
三、重点提醒:时政述评课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时政述评课因其内容的开放性和敏感性,在实施中需格外注意以下关键问
题:
1. 严把政治关与导向关: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述评的基调、结论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面引导为主。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应着重选取展现国家发展成就、社会进步、时代楷模等积极向上的素材进行深入解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负面事件,如需涉及,必须极其慎重,重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理解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努力和成效,传递信心,避免渲染放大负面情绪。及时辨析和批驳错误思潮,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2. 确保信息真实性与权威性:
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事件信息,严格使用官方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作为依据。在课堂上引述的数据、事例必须查证核实。要培养学生识别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能力,教导他们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3. 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内容选择:选题要贴近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注重选择与学生成长、教育、家庭、社区、科技、文化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件。
理论深度:分析评论要深入浅出,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具体事例紧密结合,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深刻的道理。避免生搬硬套理论术语或进行过度拔高的空洞说教。
4. 强调思维训练与价值引领并重:
时政诉评重点在“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时政事件中感悟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法治的重要性、科技的力量、文化的魅力以及作为公民的责任。
5.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敏感性:
政治教师必须保持对时事政治的持续高度关注和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具备驾驭课堂讨论的能力,能敏锐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倾向,及时、恰当地进行引导、纠偏和升华。面对预设之外的观点或疑问,能从容、理性、有说服力地回应。
6. 注重学生主体性与参与度: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尊重其表达的权利,营造民主、平等、安全的课堂讨论氛围。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体验价值判断的过程,实现内化于心。
时政述评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平台,更是塑造灵魂、引领价值、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唯有深刻理解其内涵,精心设计教学路径,并时刻牢记政治性、真实性、适切性、思想性、主体性等关键注意事项,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好时政述评课的育人功能,帮助初中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政治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提升上好时政述评课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