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预防

作者

吴长茂

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4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铝土矿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铝土矿地下开采作为铝土矿资源的主要开采方式,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顶板冒落作为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事故,不仅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还严重影响着铝土矿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的机理及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机理

1.1 地质构造因素

地质构造因素是影响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的关键因素之一。地质构造主要包括地层、岩性、断层、裂隙等。这些地质构造条件直接决定了顶板的稳定性。例如,地层岩性的变化可能导致顶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顶板的稳定性。断层和裂隙的存在则可能导致顶板产生破裂,增加冒落的风险。不同地层的岩性差异会影响顶板岩石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软弱地层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导致顶板失稳。断层是地壳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质构造,其存在会导致顶板岩石产生位移,影响顶板的稳定性。裂隙是岩石内部的裂缝,其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对顶板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裂隙发育会导致岩石强度降低,容易产生冒落。

1.2 应力集中因素

当开采区域达到一定规模时,顶板所承受的载荷会逐渐增加,导致应力集中。这种情况下,顶板容易产生破裂和冒落。在地下开采过程中,为了维护顶板稳定性,常常采用各种支护结构。然而,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顶板的稳定性。若支护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应力集中,进而引发顶板冒落。地下水的活动会导致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顶板的稳定性。在地下水丰富的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更为严重。

1.3 开采顺序因素

开采方向的改变会导致顶板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顶板稳定性。合理选择开采方向,可以降低冒落风险。开采层位的选择对顶板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若选择的开采层位存在软弱地层或断层,容易导致顶板冒落。开采速度过快会导致顶板应力来不及释放,从而增加冒落风险。合理控制开采速度,有助于降低冒落风险。

1.4 围岩稳定性因素

岩石的力学性能决定了其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岩石力学性能好的围岩,顶板冒落风险较低。支护效果直接影响围岩的稳定性。合理的支护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降低冒落风险。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地下水丰富的区域,围岩容易发生软化,从而导致顶板冒落。

1.5 其他影响因素

开采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顶板稳定性。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可以降低冒落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顶板稳定性。加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有助于降低冒落风险。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对顶板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助于降低冒落风险。

2. 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预防措施

2.1 地质构造预防措施

2.1.1 地质调查与分析

在铝土矿地下开采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与分析。这包括对矿区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岩性特征、断层、裂隙等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预测顶板冒落的可能性,并为后续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2.1.2 地质监测

在开采过程中,应设置地质监测点,实时监测地质变化情况。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岩层移动、裂隙发展、顶板下沉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调整开采方案,避免因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顶板冒落。

2.1.3 地质改良

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取地质改良措施。例如,对软弱岩层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对断层、裂隙进行注浆处理,减少其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2.2 应力集中预防措施

2.2.1 合理布局开采区域

合理布局开采区域,避免相邻开采区域之间的应力集中。在规划开采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开采区域的形状、大小、间距等因素,以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2.2.2 优化开采顺序

开采顺序对顶板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先周边、后中间”的原则,先开采周边区域,再逐步向中间区域推进。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中间区域的应力集中程度。

2.2.3 采用应力分散技术

在开采过程中,可以采用应力分散技术,将集中的应力分散到周围的岩层中。具体方法包括:预留矿柱、设置缓冲层、采用爆破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降低顶板附近的应力集中,提高顶板稳定性。

2.2.4 强化支护措施

在应力集中区域,应采取强化支护措施。这包括增加支护密度、提高支护

强度、采用高性能支护材料等。通过强化支护,可以抵抗应力集中带来的破坏力,确保顶板稳定。

2.2.5 应力监测与调整

在开采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应力监测,分析应力变化情况。当发现应力集中现象时,及时调整开采方案和支护措施,以降低顶板冒落风险。

2.3 开采顺序优化措施

2.3.1 开采顺序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开采顺序是影响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开采顺序可以有效地减小顶板压力,降低顶板冒落的风险。在铝土矿地下开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开采远离主要交通巷道的矿体,再逐步向主要交通巷道靠近。这样可以保证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交通巷道周围的顶板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2)先开采矿体厚大、顶板稳定的区域,再逐步开采矿体较薄、顶板不稳定的区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矿体的稳定性,降低开采过程中的风险。

2.3.2 开采顺序优化方法

(1)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开采顺序优化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采顺序下的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优开采顺序。

(2)经验分析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等因素,运用经验分析方法确定合理的开采顺序。

(3)综合评价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开采顺序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开采顺序。

2.4 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

2.4.1 围岩稳定性控制原则

(1)保持围岩完整性:在开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破坏,保持围岩的完整性。

(2)合理布置开采巷道:合理布置开采巷道,避免巷道交叉,减少围岩应力集中 [1]。

(3)控制开采速度:适当控制开采速度,避免过快开采导致围岩失稳。

2.4.2 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

(1)支护措施: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如喷浆、锚杆、注浆等,提高围岩稳定性。

(2)监测技术:运用现代监测技术,如光纤传感器、超声波检测等,实时监测围岩稳定性,为调整开采顺序和支护措施提供依据。

(3)预裂爆破技术: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减小爆破对围岩的破坏,降低顶板冒落风险。

2.5 其他预防措施

2.5.1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开采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

2.5.2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降低顶板冒落风险。

2.5.3 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开采顺序、支护措施等要求,确保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2.5.4 创新开采技术

积极引进和研发新的开采技术,如充填采矿法、智能监控系统等,提高开采效率,降低顶板冒落风险。

2.5.5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铝土矿地下开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确保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铝土矿地下开采顶板冒落预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铝土矿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 昱 . 铝 土 矿 地 下 开 采 顶 板 冒 落 预 防 初 探 [J]. 世 界 有 色 金属 ,2020,(08):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