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对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效果研究

作者

张贞伟

襄阳市荆州街小学 湖北襄阳 441021

一、趣味教学策略与方法

1.1 体育游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里,更新体育游戏的设计和执行,这是改良学生参加程度的重要因素,新奇的游戏元素和规则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加强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有关小学生参加程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体育课中加入了革新元素之后,学生的活跃度就提升了 30% 。设计革新体育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角色扮演”或者“团队竞赛”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一边做体育任务,一边体会到合作和竞争的快乐。同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又有趣味的游戏,像“障碍接力”或者“趣味投篮”,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体育教学中故事情境的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故事情境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学习兴趣,比如把体育活动同学生们喜欢的童话故事联系起来,教师就能规划出一系列颇有创意的体育游戏。以“三只小猪”体育课为例,学生可以把自己当成小猪或者大灰狼,开展接力赛跑,模仿小猪们躲开大灰狼的样子,这样的情景教学既能让学生在运动里享受到故事的趣味,又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有关研究显示,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到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参与程度大概能增长 30% 以上。

二、趣味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

2.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标准

参与度评价既要包含数量方面的指标信息,比如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时的身体动作活跃程度占全部体育时间的比例数值,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出现频率次数以及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的个数次数等等,也要有质量方面的定性考察成分在内,类似于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情感注入,兴趣爱好乃至自我效能感的积极状态等这些主观方面的心理变化情况。像有一项有关体育游戏方面创新实验得出的结论证明,当引入新鲜有趣的游戏方式方法之后,学生的均值活跃程度由原本的 30% 分涨到了如今达到 50% 左右的程度,这充分显示出趣味教育手段能有效增进同学们身体方面的参与程度。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比如在趣味性比赛项目的尝试上,就可观察到大家对于这种集体竞赛形式表现得更为投入,更有干劲,积极性更强。

2.2 趣味教学对学生参与度影响的实证

关于小学体育趣味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显示,创新体育游戏的设计与执行之后,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例,引入了“趣味接力赛”这种游戏化教学手段后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接力赛,趣味接力赛使得学生平均参与的时间延长了 35% ,学生的运动量也提升了 20%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趣味教学不但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增多,进而改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故事情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证实了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把体育活动同学生喜爱的故事或者角色扮演联系起来,能加强学生的沉浸体验以及动力,不仅使学生的专注度在体育课上提升了 40% ,而且在课后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趣味教学成功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趣味接力赛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趣味接力赛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一种有效策略,借助新奇设计的接力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能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某所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师把“动物主题接力赛”带入进来,让学生一边跑一边模仿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兔子跳、袋鼠跳等等,这样既让学生在运动时体会到乐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以及模仿能力。按照对参与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学生觉得,比起传统的接力赛,他们更喜欢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体育课,因为“更有趣,不像以前那样枯燥”,而且通过对比实施前后学生参与度的数据,得知趣味接力赛实施之后,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增长了三成,课堂参与度明显上升。

3.2 案例二:体育节目创新与学生反馈分析

更新体育节目的设计与开展,这对改善学生的参与度有着明显的影响。以某小学体育节目创新为例,把学生喜欢的卡通角色和故事融入到传统体育项目当中,变成带有故事情境的挑战任务,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增进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有关调查表明,超过八成参与创新体育节目的学生表示,他们更乐意加入这种带有故事情境的体育活动,因为这使他们觉得更兴奋,更有参与感。通过加入团队合作的要素,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会了团队协作与交流,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社交能力。

四、趣味教学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4.1 面临的主要挑战分析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实施过程所遭遇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有趣性和教育目的的达成,趣味教学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过如果设计得不好,也许会导致学生过度追求游戏的乐趣,而忽略了对体育技能的习得和身体素质的加强。教师在更新体育游戏的时候,要用心去设计,既要让学生喜欢,又要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案例表明,通过融入故事情节,能够把体育教学同学生的日常经历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加程度。同时怎样使故事情节同体育技能练习顺利融合起来,防止教学内容太过戏谑化,这也是教师要面临的另一个难点。当开展趣味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借此来判断教学活动给学生所知悉的、操作的、看法和做法所带来的影响,保证趣味性教学取得符合预期的教学成果。

4.2 应对策略与建议

采取趣味教学策略和方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对体育游戏的设计和执行加以革新,把传统体育项目变成有趣味、有创意的活动,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一项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实证研究显示,当加入了角色扮演和故事情境的体育游戏之后,学生的参与度上升了 30% ,而且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趣味接力赛的实行,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又用游戏化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体育技能,学生对此很积极,参与度也大大增长。但是趣味教学在实践的时候,教师也会碰上种种阻碍,资源限制、安全问题、学生个体差异等等,针对这些情形要积极地采取应对策略与意见,如通过校企协作开发更多低成本,高产出的体育器材;构建起一种安全风险判定机制,以防范意外受伤状况的发生;按照学生的年龄和体能特性,规划出区别化的教学计划等,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趣味教学里找到合适自身的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学习收获。

参考文献:

[1] 陈所建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25(7):146-149.

[2] 邱智鸿 , 叶继昌 . 巧借游戏活动 , 让学生“跑”出体育运动能力 [J].中小学班主任 ,2025(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