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与教学实践措施
胡翰雅
重庆市江津区四屏小学校 重庆 402260
引言: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相较之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统整语文知识和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充分培养。由此可见,在新课标持续深入背景下,正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并积极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方面。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主要价值意蕴
(一)发展核心素养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围绕课堂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关注度并不高。然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将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还借助情境创设、学习任务群等方式推动目标实现。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教学内容与展现自然之美密切相关,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契合的视频片段,便于利用真实场景将课文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字之美,提高审美鉴赏素养。也能助力深入解读文本含义,为增强语言运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1]。
(二)构建知识网络
传统“一课一练”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短板,即教师传授的小学语文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极易导致学生在已积累大量知识的情况下,依旧不会灵活运用。进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可通过科学整合多个课文中的语文要素,串联不同层次且存在联系的语文知识,从而形成具有良好结构化特征的知识网络,确保能真正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目标。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课文均为说明文,可在深入研读课文后,总结和梳理语文要素。例如,《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等课文中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三)调整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可凭借有效手段,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究”。以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根据该单元课文均为童话故事的特点,设计需要深入探究的学习任务群。例如,组织“编写一本童话故事集”活动。期间,学生不仅要阅读不同的童话故事,还需梳理、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并鉴赏字里行间透出的语言美,更要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或者,进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期间,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的相关措施
(一)优化教学设计
在新课标视域下,想要顺利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必须率先做好优化教学设计环节。具体方法为,精准提炼大单元主题,将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因该单元的课文《太阳》、《松鼠》等均为说明性文章,具备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事物的作用。故教师可以学生为中心,提炼大单元主题为“生活中某种事物的鲜明特点”。然后,依照教学内容与新课标要求,设计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可提出教学目标“选择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尝试用不同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另外,教师还应设计具有挑战性且能贯穿教学活动的学习任务。比如,先举办“我是小小科普员”主题活动,其中,核心任务为要求学生自行选取一种生活物品,并科普相关知识。然后,将核心任务分解为存在紧密联系的多个子任务。例如,剖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介绍生活中的某种物品、书写“生活物品科普”演讲稿等 [2]。
(二)丰富教学活动
实际开展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时,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做好丰富教学活动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方法为,积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推进教学活动。以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想要学生在学习《威尼斯小艇》、《牧场之国》等课文后,能掌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可先开展教读课,即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关的内容,并分析存在的差异。也可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根据该单元课文均出自我国经典四大名著的特点,安排群文阅读课,即引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著作,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对单元课文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显著改善学生阅读兴趣,还具备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便于为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创造便利条件。
(三)注重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必须落实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以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设计教学评价内容时,需从多角度着手。例如,《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课文都与节日习俗有关,评价知识掌握情况时,应将默写字词、语句环节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也就是组织学生编撰“家乡风物志”。既能起到考察真实学情的目的,又能为培养文化自信做好铺垫。至于评价方式方面,避免延续仅用总结性评价的策略,必须注重开展过程性评价。比如,评价学习任务清单完成情况、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写作质量等。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极易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阻碍。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正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还应依照实际条件,科学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环节,助力有序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便于为实现全方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玲玲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与设计路径[J]. 文渊(小学版),2024(8):470-472.
[2] 段禹彤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与设计路径[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4,40(0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