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域下小学语言文字艺术
王龙梅
重庆市永川区五洲小学 重庆 402160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研究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二年级是孩子写话训练的关键时期,会说所看到的事物、美景,写自己想说的话,在生活、学习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关于写话训练的积累,我在教学中探索孩子的求知欲及表达能力,我认为培养的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引导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抓好课堂主阵地
(一)积累语言,从口语交际入手
口语交际时,师与生、生与生的语言互动中常会听到精彩的语句、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那是学生平时积累并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我总是及时进行夸奖,表扬学生词汇丰富、善于积累 , 并将这些词汇写于黑板上 , 读一读,让更多的学生记住这些词,并学习运用表达,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说句子 : 春天,什么花开了? 有的说 :“春天,粉红的桃花开了。”有的说 :“雪白的梨花开了有的说 :“金灿灿的油菜花开了老师抓住学生语言的闪光点,将“粉红的”、“雪白的”、“金灿灿的”等词写在黑板上,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积累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便会自觉地收集,也可以由老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一些词汇,让学生自由选择,将恰当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词汇。尤其在一、二年级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有所积累中表达,在表达中积累,丰富语言。
(二)重视课文的朗读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有其他学习手段不可比拟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在初读、精读的过程中,老师可用有声有色的范读来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还可以运用同桌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 三) 加强背诵
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经说过 :“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利用早读让学生背诵,上课时尽量少讲,留有时间让学生读诵。凡是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我亲自检查背诵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我常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 如联系上下文记忆、想象记忆、抓关键词记忆、联想记忆等,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老师示范背,与学生一起背,分享收获的喜悦。
(四)重视语言的运用
积累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因而鼓励学生在写话中、习作中、在课堂的交流中,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创设情境,开展一些课内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的运用和发展。例如一年级的课文《四季》《比尾巴》《青蛙写诗》等课文,让孩子们仿照课文的说句子,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比如《四季》一课中,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给孩子列举春天的事物,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练一练,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表达完整的孩子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让孩子们对语言表达充满兴趣。
二、重视课外大天地
( 一) 激发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当然就“爱之”,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但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的方法,采用家校结合的方法。在校内,教师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的奖励。
同时,把读书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家庭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天天要读书半个小时以上。再在每天课前的三分钟进行汇报,以赠送“智慧早餐”的形式,来反馈看故事的情况。讲得好的可以成为班级里的“智慧娃娃”。同时,把读书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家庭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天天要读书半个小时以上。再在每天课前的三分钟进行汇报,以赠送“智慧早餐”的形式,来反馈看故事的情况。讲得好的可以成为班级里的“智慧娃娃”。
(二)拓展积累空间,创造积累的大环境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积累好词好句。还应该给学生留出积累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室里共阅读,在班级里创造一个积累的大环境。作为教师,也应该而且必须抽时间,与学生共读。
(三)教给学生课外积累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年级小朋友语言积累不强,词汇不丰富,对于词语的感觉也就相对迟钝,往往是囫囵吞枣,良莠不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教给方法。
剪剪画画写写: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剪剪贴贴画画,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使之服务于积累。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看完一篇文章以后做一个“采蜜卡”,画下故事的大概场景,并且用好词、好句来装饰场景。也可以剪下一些好的词语,美丽的图画,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采蜜卡”,玩中长知识,没有哪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会拒绝。再说,学生在做采蜜卡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真是一举多得。
( 四) 走进生活积累
小朋友们都爱看动画片,老师不妨允许他们在晚上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看一看动画片。动画片里的语言生动有趣,也很有现实意义和教育功能,而积累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有的动画片与经典童话和寓言联系紧密,比如现在孩子们爱看的《猪猪侠》,里面有一些经典故事《三只小猪》《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孩子们看完之后可以引导他们看看原作,他们一定是兴致盎然。另外学生可以把动画片里的故事记在脑子里,带来和小伙伴们分享,真是其乐融融,积累的兴趣马上激发起来了。还有很多好的广告词,其实都是诗词般精练简洁、含义深刻、艺术感强、琅琅上口。小朋友们如果能够关注这些语句的话,真会是一笔不小的积累。
三、勤练笔,运用中积累语言
为了更好地形成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靠七八篇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平时多写“小作文”、“小练笔”。 小学阶段,要求每周至少有一篇作文,还可根据学生差异。鼓励学生坚持天天记录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事或景。这样,在不断的习作中,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写出來的文章也越來越好 因此,语言积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 做到学习不断、积累不断。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言文字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家长付出辛勤的汗水。愿我们的学生都能从小养成积累丰富语言文字的好习惯,长大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