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抚养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梅英子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山海幼儿园东埭园 318017
引言
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倘若在这一阶段未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将会对他们日后的语言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结合文献资料可知,部分农村地区隔代抚养现象仍比较凸显,一方面,这与传统文化有关。很多祖辈认为年轻的父母比如自己育儿经验丰富。另一方面,这则与养家糊口有关 [1]。很多年轻人为获得更好的生活,长期在外打拼,未能将幼儿带在身边抚养。因此,正确认识到农村隔代抚养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具有必要意义。
一、农村隔代抚养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一)育儿观念不足,口语习得较晚
魏文燕在文献中指出,幼儿在一岁以后就已经开始了正式的学话,两岁到三岁则应该对基础的母语进行系统性学习掌握[2]。当幼儿步入小班时,一般应具备和同伴或教师简单交流的能力,比如,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在农村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抚养下,一些幼儿可能存在口语习得较迟的问题,这与隔代亲人育人观念不足密切相关。这些隔代亲人在和小班幼儿交流时,常常会依照幼儿语言的特点,说一些叠词,如“吃糖糖”、“给果果”、“小手手”等,这则会对幼儿语言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本该学习口语的阶段无法接触到适合其模仿或学习的语言。这就容易导致农村隔代抚养的幼儿口语习得水平低于整体幼儿口语习得水平的问题。
(二)语言环境不佳,普通话听说能力较差
结合当前部分农村祖辈带孩子的现状可知,一些祖辈在抚养孙辈时存在态度消极的问题。这是因为,带孩子的时间会占据他们大部分的娱乐或休息时间,使得他们并不重视与幼儿的沟通。因此,他们在抚养幼儿的过程中常常不能做到尽心尽力。比如,当幼儿在与之沟通时,部分祖辈往往会利用敷衍的语言来回应幼儿,如“嗯呢”、“嗯嗯”、“啊啊”等,甚至会用表情代替语言,如用“噘嘴、皱眉”来代替“不可以这样做”;利用“点头、微笑”来代替“你真棒、可以的,开心地去玩儿吧!”等。这则难以促进幼儿建立起系统的语言表达体系,导致语言风格往往较为含蓄、内敛。正如文献中指出,只有一部分农村隔代抚养下的小班幼儿能够流畅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或利用语言给同伴做出回应,农村隔代抚养下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与普通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相比往往有待提升。小班幼儿正处于听说能力锻炼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农村隔代抚养,部分幼儿往往无法进入适合其语言发展的环境中。
(三)社会交往局限,语言运用缺乏
肖禹光在文献中指出,由父母直接抚养的幼儿与被隔代抚养的幼儿相比,往往更有机会到不同的社交场所,并在不同场所接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及内容。比如,父母可能会带领幼儿到购物场所逛街、到朋友家做客,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听到多样化的沟通内容,还能给幼儿提供语言运用机会 [3]。而被隔代抚养的幼儿往往很少跟随祖辈参与社交活动,他们经常去的场所可能只是小区楼下或大街,这则不能很好地使幼儿接触到语言形式变化训练,长此以往,幼儿可能会出现表达兴趣不足、甚至不愿说话的状态。
二、提高农村隔代抚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语言教育意识
为提高农村隔代抚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父母及祖辈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语言教育意识。从父母角度而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主动创造机会,增加与幼儿的交流时间,尽可能多陪伴幼儿,必要时与之一起阅读绘本、为孩子讲故事,使他们能接触到适合他们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语言内容。从祖辈方面而言,祖辈应多多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句与幼儿沟通,比如,避免使用叠词,当幼儿与自己沟通时,要积极运用语言回复,将“摇头、噘嘴”替换为普通话“你还小,不要这样做,很危险!”,将“点头微笑”替换为普通话“你做的真棒,你真有礼貌!”总之,若想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大人需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用标准语音,教孩子说好普通话。
(二)加强园所支持,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部分农村隔代抚养者可能缺乏语言教育的能力。这就要求园所承担起育人重任,将幼儿发展当成主要目标,提高幼儿语言能力。针对祖辈抚养幼儿态度消极的问题,这需要园所的支持与帮助,园所可定期邀请幼儿抚养者参与语言教育活动,使他们能接触到专业知识,及早改善不良的育儿行为。幼儿教师需将幼儿当成主体,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多表达。
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可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语言活动。比如,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而言,本人在班级中设定了“小小广播站”,每天都会有不同幼儿来做“小小天气广播员”,他们在为大家预报天气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说话的胆量,还能在获得掌声的同时,提升表达的勇气与信心。
(三)优化乡村配置,建设娱乐场所
由于农村隔代抚养幼儿的现状不能一时改变,农村可在政府的支持下优化乡村配置,建设适合幼儿玩耍、交流的娱乐场所,以此弥补祖辈影响幼儿社交局限,阻碍幼儿语言运用的问题。因此,政府可利用振兴乡村、扶持创业人员等政策来将农民留在乡村,促进乡村就业发展。村镇领导者也应对隔代抚养的幼儿提起高度重视,使其能接触到良好的玩耍场景。比如,可将同村的隔代抚养者组织起来,成立文化交流会,供幼儿们一起玩耍、交流。
结束语
综上而言,农村隔代抚养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可从育儿观念不足,口语习得较晚;语言环境不佳,普通话听说能力较差;社会交往局限,语言运用缺乏等方面体现出来。为提高农村隔代抚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语言教育意识;加强园所支持,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优化乡村配置,建设娱乐场所。相信通过多方改变与支持,被隔代抚养的幼儿能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快乐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鑫 . 基于祖辈与父辈教养下的幼儿词义理解能力的比较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2] 魏文燕 . 农村隔代抚养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J]. 家长 ,2021,(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