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元宇宙虚拟资产权属公证的挑战与制度构建

作者

王飞

武汉市尚信公证处 430070

引言

元宇宙作为融合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的数字空间生态系统,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交往模式与经济运行方式。元宇宙中的虚拟资产已突破游戏娱乐范畴,广泛渗透至社交、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呈现出经济价值、身份象征与文化属性三重特征。虚拟资产的内容涵盖虚拟地产、数字藏品、虚拟货币、数字身份道具等形态,其创造、交易、转让及继承行为也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权属争议与法律风险问题逐渐凸显。虚拟资产能否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获得保护,如何确认其权利归属,谁有权主张其权益,成为现实司法与公证活动亟待回答的问题。我国《民法典》对财产权的客体范畴虽未明文涵盖虚拟资产,但学界与司法实践对其财产属性的认同度日益提升。

一、元宇宙虚拟资产的法律属性与公证需求分析

在元宇宙空间中,用户通过数字身份进行互动与创造,其投入的人力、资本、创意等形成可识别的虚拟资产。这些资产不仅在平台中具有交换价值,部分甚至已通过 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形式形成数字唯一性和可交易性,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与经济可获利性,因而在法律上具有类财产的属性。从民法视角出发,虚拟资产满足权利客体的基本要求,即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可由特定主体支配、存在排他性与可转让性。因此,虚拟资产权属争议应纳入现有财产权法律规范体系。然而,不同于传统不动产或动产的权属确认路径,虚拟资产多依托于平台规则与技术机制生成,用户所有权难以与平台运营者权利清晰划分,导致法律关系认定混乱。

二、元宇宙虚拟资产权属公证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当前,尝试将公证制度引入元宇宙虚拟资产权属确认面临一系列制度与技术挑战。首先是身份确认难度高。传统公证依赖实体身份证明与面签程序完成主体确认,而元宇宙用户多以虚拟形象、数字地址或区块链账户存在,缺乏稳定、可信的身份绑定方式,公证机构在无技术接入权限或身份背调能力的前提下难以确认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其次是资产真实性与归属不易判断。虚拟资产的生成可能来源于算法生成、用户原创、平台分发或购买所得等不同路径,不同路径对权属确认的法律依据差异巨大。以 AI 生成的数字头像为例,是否具备原创性、是否已被他人复制、平台是否保留著作权等因素都对公证的可行性构成影响。

三、公证制度对虚拟资产权属保护的功能重构路径

针对上述挑战,需对传统公证制度在元宇宙语境下进行功能重构,以适应虚拟资产权属保护的现实需求。其一,构建数字身份认证与法律身份绑定机制。公证机构可与国家统一的数字身份平台协同,借助区块链数字身份、实人认证、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将元宇宙用户虚拟身份与其现实法律身份进行可信绑定,建立可验证、可追溯的用户身份体系。其二,建立虚拟资产权属登记与公示系统。通过构建政府主导或行业联盟支持的虚拟资产登记平台,对生成过程、转移路径、当前持有人等权属信息进行链上记录并通过权威公证程序进行确认,提供可查验的登记凭证。其三,完善电子数据提存与存证机制。针对 NFT、虚拟货币等高度依赖数据结构的虚拟资产,公证机构可联合司法鉴定、第三方平台开展数字存证服务,通过哈希指纹、时间戳、原始数据镜像等方式固定证据,保证未来权属争议中的证据稳定性与完整性。

四、制度保障与法律规则的协同构建机制

推动元宇宙虚拟资产权属公证的有效实施,需在法律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建立。一方面,应在立法层面明确虚拟资产的财产属性与法律保护范围,为其作为公证客体提供法律基础。可借鉴国外对 NFT、虚拟货币的立法经验,将其纳入《民法典》或制定《数字财产法》进行专门规定,对权属认定、交易效力、侵权救济等问题给予明确规范。另一方面,应在《公证法》修订中增设虚拟资产公证条款,明确其服务范围、程序要求、效力标准及责任承担。此外,应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司法、公安、通信、金融等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与数据共享,为公证活动提供基础信息与平台接入支持。

五、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应对策略建议

面对数字时代与虚拟世界快速发展的趋势,虚拟资产权属公证制度的构建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制度现代化与法治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未来应在多个层面统筹推进。首先是理念更新,需将虚拟资产纳入民法财产体系视野,重塑对“物”与“权”的定义边界,增强对数字世界权利运行规律的理解。其次是技术融合,应鼓励公证机构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公司深度合作,共建技术平台,形成可扩展、可验证、可追踪的数字资产公证网络。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应引导法律专业与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公证领域,满足新兴业务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应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对涉及虚拟资产的公证项目给予政策、资金与监管支持,鼓励创新与规范并行。

结论

元宇宙虚拟资产的快速兴起对传统财产法理论与公证制度提出全新挑战,其权属确认与法律保障需求日益迫切。公证制度因其固有的中立性与法律公信力,在虚拟资产确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在适应元宇宙场景过程中仍面临身份识别难、数据稳定性弱、制度供给不足等多重障碍。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数字身份认证、权属登记系统建设、数据提存机制、智能合约融合、公证法律规则完善等多方面入手,重构适应虚拟资产特征的权属公证路径。未来,应通过立法引导、技术协同、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综合措施,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虚拟资产权属公证制度,为元宇宙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慧敏 . 自由与秩序:元宇宙准入的价值选择与身份认证的元规则 [J]. 法 治 研 究 ,2022,(02):36-44.DOI:10.16224/j.cnki.cn33-1343/d.20220217.005.

[2] 曹 建 军 .“ 元 宇 宙 ” 司 法 与 纠 纷 解 决 的 智 能 化 [J]. 政 法 论丛 ,2022,(02):93-105.

[3] 徐棣枫 , 谭缙 . 元宇宙时代馆藏资源运营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 [J].东南文化 ,2022,(03):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