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辅助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利与弊
陈瑞颖 苏思思
信阳学院 广州市海珠区晓港湾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为核心,聚焦信息技术对识字教学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的评价及现存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 25 名教师与 255 名学生展开调研,旨在厘清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提供实践依据。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和信息技术的优势1.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图1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由图可知,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占比为52%,偶尔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占比为20%。因此,大部分教师是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的,而少部分教师没有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但是他们在未来是有计划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的。这说明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情况

图2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情况大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占比为 88% ;识字软件、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占比都比较少,其中识字教育占比最少,仅为20%。由此可知,多媒体课件在识字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他的信息技术工具也不同程度地助力了识字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的评价
表1 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效果的评价

图3 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时的优势

(1) 加入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是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中的主要优势。信息技术可以融合声音、图画、文字等,让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代替大量枯燥的机械记忆。例如宝宝巴士汉字、洪恩识字等识字软件,加入游戏元素和卡通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2) 能够随时随地学,不限于课堂。信息技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壁垒,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既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又能够及时巩固复习。
(3) 网上学习资源比较丰富。学习强国软件包含了许多小学生必备的诗词、寓言、成语、名著等学习资源,并且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动画视频形式,以较短的时间,传递给学生相关知识,学生只需通过登录软件即可精准找到自己所需资料。(4) 能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每个学生的识字水平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 [3]。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类划分学习资源,便于学生精准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5) 便于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识字。信息技术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促进学生识字二、学生对信息技术使用优势的评价
1. 能快速认识生字

由上表可知,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认识生字的,占比为56.86%。信息技术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图片与动画结合、3D 模型展示、识字软件游戏等。
表3 理解生字

由上表可知,学生对运用信息技术理解生字的评价中,非常有帮助的占比为 53.75%,有一定帮助的占比为 41.57%,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是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生字的,这说明信息技术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有一定促进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 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问题
在信息技术使用效果的评价中,教师认为非常有效果的占比为48%,有一定效果的占比为52%,而没有作用和作用不大,占比为0%。因此,教师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对识字技术是有帮助的。
4. 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时的优势

图4 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问题
表4 教师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时遇到的困难

由图可知,一次也没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占比高达 48% ;仅参加过一次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占比较低为 24%。由此可知,大部分教师是一次也没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的,参加过一次和多次参加信息技术的教师占比较少,这表明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不重视,学校需要进一步去加强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教师自己也应加强培训意思积极培训,提高自我能力。2. 教师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时遇到的困难
由上表可知,教师将信息技术用于识字教学时主要中有以下困难:
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是遇到的主要困难。 在寻找教学资源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良莠不齐。部分资源制作粗糙,内容存在错误或者过失信息,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寻找教学资源时, 做好辨别和筛选,不能够盲目使用不恰当的教学资源。
其次,学生的自律性差,难以保证学习效果。汉字教学内容是从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入手的,三者紧密相连且缺一不可。汉字教学的难易程度也是逐步递增,学习效果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例如在看识字型动画片时,小学生他们的专注能力有限,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构建“技术赋能 + 多方协同”的识字教学模式,共同监督和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性。再次,家长的配合度不高。部分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花费足够的精力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相关内容。因此,这需要家长要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学校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的工作。
最后,技术操作复杂及其他问题。技术是新颖的,也是更新换代最频繁的,信息技术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比较滞后,他们无法操作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因此,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蒋云. 多媒体与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整合应用研究[D]. 湖州师范学院,2022.
[2] 郭艳华.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D]. 海南师范大学2025.8.
[3] 周乃萍. 多媒体辅助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C 县D 小学为例[D]. 天水师范学院,2020.
[4] 张志公 .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3-14.
[5] 秦晖 . 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美妙邂逅——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 ,2024,38(03):74-79
[6] 李杰 , 孙可 . 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小青蛙》智慧教学课例的分析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06):64-65.
[7] 吉丽. 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教学策略[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8] 宋蔚萍. 信息技术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1.
[9] 韩梅.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 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