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伏毅强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葛家岔初级中学743000
一、引言
初中生物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生命认知意义重大。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枯燥,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情境教学法强调创设生动具体情境,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因此,探究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质量有现实意义。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一)应用现状
当前,部分初中生物学教师已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课堂导入引入生活现象,如以“人为何出汗”导入排泄知识;讲解知识时用多媒体展示生物生长、生态变化等情境;还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
(二)存在问题
一是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与针对性。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脱离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内容虚构复杂,学生难理解共鸣,且未围绕教学目标,不能突出重难点,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情境教学形式单一。很多教师主要依赖多媒体展示,形式单一易使学生审美疲劳,缺乏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样化形式,限制了情境教学法优势发挥。
三是学生参与度不足。部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主导教学,学生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思考探索机会。小组讨论组织引导不当,导致讨论混乱,部分学生参与度低,难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
(一)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生活是生物学知识重要来源,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如讲解“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展示常见快餐、零食包装,引导学生分析营养成分,讨论过度食用影响;让学生分享一日三餐食谱并分析评价,理解合理营养重要性。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实验探究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实验探究能提供直观学习情境。在“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如“植物细胞结构怎样?不同植物细胞结构是否相同?”引发学生好奇与探究欲。接着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结果。实验中,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和思考,掌握显微镜使用和植物细胞结构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态度。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生动,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讲解“生物的进化历程”时,教师可用3D 动画展示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物、再到动植物的进化过程,将抽象理论直观呈现,配合音频讲解,让学生理解进化规律和意义。此外,还可利用VR 技术让学生“走进”微观生物世界,增强学习沉浸感和趣味性。
(四)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可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相关场景和角色,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时,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心脏、动脉等器官和血管,模拟血液循环过程。学生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角色特点,在轻松氛围中理解血液循环原理和过程,该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观察发现,在情境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进行“生态系统”教学时,通过创设模拟生态系统的情境,组织学生构建微型生态瓶,学生对这个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后还主动查阅资料,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情境教学法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分析发现,采用情境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时,通过创设“模拟亲子鉴定”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学生对遗传规律的掌握更加牢固,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情境活动,如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情境中,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在小组内和班级中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制定计划、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分析实验数据,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优化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情境创设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初中生物学教师参加情境教学法培训,内容涵盖情境教学理论、创设方法技巧及多媒体技术应用。邀请经验丰富教师分享案例,组织实践演练与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能力与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与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式。
(二)注重情境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研究教材和大纲,明确目标与重难点,确保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精心筛选和加工情境内容,突出知识核心要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避免盲目创设情境。
(三)多样化运用情境教学形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情境教学形式,避免单一。除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外,还可开展实地考察、小组竞赛、案例分析等活动。如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提高学习效果。
六、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利用实验探究、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角色扮演等多种应用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情境与教学目标结合、多样化运用教学形式等优化措施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敏敏.以核心素养为基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详探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开展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09):63-65.
[2]李丽.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 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5,(08):66-68.
[3]邱亚楠.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分析[J].智力,2024,(2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