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作者

周吉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300171

引言

在风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高空作业、大型设备吊装、电气作业等诸多高风险环节,加之施工场地多位于偏远山区、沿海滩涂等复杂地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管理成为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因此,加强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风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作业人员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在风机塔筒安装作业中,规范的安全管理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同时设置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大大降低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1.2 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工程停工整顿,不仅延误工期,还会增加工程成本。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够提前识别和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以某风电项目为例,由于施工单位重视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工程得以按时完工并顺利并网发电,避免了因工期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3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安全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能够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赔偿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以及工期延误造成的间接损失,从而降低工程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注重安全管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相反,频发安全事故的企业将面临高额的经济赔偿、法律责任追究以及社会舆论压力,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问

2.1 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不足

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对风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如不系安全带进行高空作业、在吊装区域内逗留等。同时,一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对新型风电设备的操作不熟练,无法正确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2.2 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风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使用的设备种类繁多,包括风机设备、吊装设备、运输设备等。部分企业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设备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增加了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风险。例如,一些吊装设备的关键部件未能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换,在吊装过程中可能出现部件断裂,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淘汰老旧设备,这些老旧设备的安全性能较差,也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隐患。

2.3 施工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

风电工程施工场地通常较为分散,范围广,且地形复杂,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带来了很大困难。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夜间作业等情况,不同作业班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风机基础施工和风机安装作业同时进行时,若两个作业班组之间没有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和作业时间,可能会导致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发生。

3 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3.1 质量管理

(1)健全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分层细化至个人,避免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风电工程建设施工要全过程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责任制,清晰划分各岗位职责,并要求全体人员在工程质量责任书上签字,形成制约机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因人为因素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追责。(2)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目标。提升质量控制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依据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目标来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质量管理方案。通常要求工程优良率大于 95% ,分项工程合格率达 100% 。(3)细分监理职责。工程监理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监理单位应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监理细则及切实可行的目标,全程参与质量计划编制、施工工序交接验收、施工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3.2 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根据施工流程和作业特点,划分不同的施工区域,如风机基础施工区、风机安装区、设备堆放区等。合理安排施工道路,确保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通行顺畅。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加强交叉作业与夜间作业管理。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交叉作业情况,制定详细的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各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避免不同作业班组之间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进行作业。加强各作业班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交叉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3.3 人员管理要点

(1)安全培训与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是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培训内容应涵盖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新员工入职时,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确保新员工全面了解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如高处作业人员、电工、焊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等,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复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2)人员资质审查。严格审查施工人员的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对于关键岗位和特殊作业人员,要重点审查其资格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例如,在风机吊装作业中,审查吊车司机的驾驶证、操作证以及相关的工作履历,确保其具备丰富的大型设备吊装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3)安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安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安全绩效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挂钩。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设立安全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如警告、罚款、停工整顿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结语

当前,我国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风电工程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建设质量与长期运行效能。因此,需要围绕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及风险管理等,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全面落实各环节的管控要求,确保工程在工期内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唐继文.新能源风电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要点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3(9):67-69.

[2]崔浩.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8):56-58.

[3]黄志军.新能源风电工程中的环境评估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2):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