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控制施工技术详解

作者

黄聃 王洋 胡力文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510000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核心领域发展迅猛,单桩基础因实用性成为常用形式,其垂直度直接决定风机运行安全与寿命——偏差过大会导致额外荷载、降低稳定性,增加事故与运维成本。当前施工中,地质、设备、环境等因素易引发垂直度问题,制约项目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单桩垂直度控制施工技术,明确关键环节与应对方法,对保障海上风电项目安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控制的重要性

1.1 保障风机安全稳定运行

单桩作为海上风机支撑结构,其垂直度直接关系到风机整体稳定性。若单桩垂直度偏差过大,会使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不均匀荷载,导致结构疲劳损伤加剧,增加风机振动和噪音,严重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影响风机正常发电。

1.2 提高基础承载能力

垂直度良好的单桩能使荷载均匀传递到地基,充分发挥地基承载能力。相反,垂直度偏差会使单桩一侧受力过大,降低基础承载能力,增加基础沉降和倾斜风险,影响海上风电项目长期稳定性[1]。

1.3 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严格控制单桩垂直度,可减少因垂直度问题导致的风机故障和基础损坏,降低后期维护工作量和成本。否则,后期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和加固,增加项目运营成本。

2 影响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的因素

2.1 地质条件

不同地质条件对单桩垂直度影响显著。在软土地基中,打桩过程中土体易发生侧向位移,导致单桩倾斜;而在硬岩地层,桩尖遇坚硬障碍物时,易发生偏斜。因此,施工前需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

2.2 打桩设备与工艺

打桩设备性能和打桩工艺对单桩垂直度有重要影响。打桩锤能量不足或偏心,会使桩身受力不均,导致垂直度偏差;打桩过程中锤击频率、落距等参数控制不当,也会影响单桩垂直度。

2.3 测量误差

测量是控制单桩垂直度的关键环节,测量误差会直接影响垂直度控制效果。测量仪器精度不足、测量方法不当或测量人员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单桩垂直度调整。

2.4 海上环境因素

海上风浪、潮流等环境因素会对打桩过程产生干扰,影响单桩垂直度。强风会使打桩船发生晃动,导致桩身倾斜;潮流作用会使桩身受到侧向力,增加垂直度控制难度。

3 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控制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1 地质勘察与分析

施工前需对海上风电场址进行详细地质勘察,获取地质分层、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等资料 [2]。分析地质条件对单桩垂直度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和施工工艺提供依据。例如,在软土地基中可采用预压处理或设置排水板等措施,提高地基稳定性。

3.1.2 测量定位与基准建立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站仪等,对桩位进行精确测量定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明显测量基准点和水准点,确保测量精度。在打桩过程中,定期对测量基准进行复核,避免基准点位移影响测量结果。

3.1.3 打桩设备选型与调试

根据地质条件、桩径和桩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对打桩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稳定。检查打桩锤的锤击能量、锤击频率等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保证打桩过程中桩身受力均匀。

3.2 单桩垂直度测量技术

3.2.1 传统测量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有经纬仪测量和水准仪测量。经纬仪可测量桩身的倾斜角度,水准仪可测量桩顶标高,通过多次测量不同部位的标高和角度,计算单桩垂直度。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受测量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精度有限。

3.2.2 先进测量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先进测量技术如高精度倾角仪、光纤传感技术等在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测量中得到应用 [3]。高精度倾角仪可实时监测桩身倾斜角度,测量精度高;光纤传感技术可分布式测量桩身应变和倾斜情况,能全面准确反映单桩垂直度变化。

3.3 单桩打桩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

3.3.1 桩身就位与调整

打桩前,使用打桩船的吊桩系统将单桩吊起并准确就位。通过调整打桩船的位置和姿态,使桩身垂直于桩位。在桩身入土前,再次检查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3.2 锤击参数控制

根据地质条件和桩身情况,合理调整打桩锤的锤击参数,如锤击能量、锤击频率和落距等。在软土地基中,采用较小锤击能量和较高锤击频率,避免桩身突然下沉导致倾斜;在硬岩地层,适当增加锤击能量,确保桩身顺利入土。

3.3.3 实时监测与调整

打桩过程中,利用测量技术实时监测单桩垂直度。一旦发现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值,立即停止打桩,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可通过调整打桩船位置、改变锤击方向等方法进行纠偏。

3.4 单桩施工后的垂直度监测与评估

3.4.1 定期监测

单桩施工完成后,定期对其垂直度进行监测。监测周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施工后初期监测频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通过长期监测,掌握单桩垂直度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4.2 评估与处理

根据监测结果,对单桩垂直度进行评估。若垂直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可认为单桩施工质量合格;若偏差超过允许值,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于轻微偏差,可通过后期上部结构调整进行弥补;对于严重偏差,可能需要采取加固或重新打桩等措施。

结束语

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施工前准备、测量、打桩及监测等多个环节。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打桩设备、测量误差和海上环境等影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方法。严格把控各环节施工质量,加强垂直度监测与评估,及时处理偏差问题,以确保海上风电单桩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保障海上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先贵 , 梅小翠 . 海域立体开发利用背景下的空间划分与设权模式[J]. 太平洋学报 ,2024,32(07):71-86.

[2] 李军 . 工程地质方法在海上风电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J]. 价值工程 ,2024,43(11):119-121.

[3] 涂进 , 刘玉强 . 单桩式海上风电装置结构监测研究 [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4,27(06):222-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