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应用
郭宏岩
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合作广播转播台 747000
随着社会对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发射机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成为装备维修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发射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冷却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但传统冷却系统能耗较高。因此,开展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降低运营成本、响应环保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射机冷却系统概述
1.1 发射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发射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发射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射机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稳定运行。常见的发射机冷却方式有风冷、水冷和油冷等。
风冷系统是利用风机将冷空气吸入,通过发射机内部的散热鳍片等散热结构,带走热量后将热空气排出。其工作原理基于空气的对流换热,风机提供动力使空气流动。这种冷却方式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冷却效率相对有限,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发射机[1]。
水冷系统则是通过循环水泵使冷却液在发射机的冷却通道中流动,冷却液吸收热量后,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水冷系统的冷却效率较高,能够带走大量的热量,适用于大功率发射机。冷却液通常采用水或添加了防冻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水溶液,以满足不同环境和使用要求。
油冷系统是利用绝缘油作为冷却介质,通过油泵使油在发射机内部循环流动,带走热量后通过油冷却器进行散热。油冷系统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适用于对绝缘要求较高的发射机。
1.2 现有发射机冷却系统的能耗状况
目前,许多发射机冷却系统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在风冷系统中,风机长时间连续运行,且为了保证冷却效果,风机功率往往较大,导致电能消耗较大。同时,由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为了达到足够的冷却效果,需要较大的风量,进一步增加了风机的能耗。
水冷系统中,循环水泵和散热器风扇的运行也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且,一些水冷系统的冷却液循环控制不够精准,存在过度冷却的情况,造成能源浪费。另外,水冷系统中的制冷设备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为了保证冷却液的温度,会消耗更多的电能。
油冷系统同样存在能耗问题,油泵的持续运行以及油冷却器的散热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并且,油冷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进一步增加了运行成本。
2 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分析
发射机冷却系统的高能耗直接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对于一些大型发射台站,冷却系统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相当可观。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冷却系统的运行费用成为沉重的负担。例如,一个中等规模的发射台站,每年仅冷却系统的电费支出就可能达到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过高的运营成本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发射机冷却系统的高能耗意味着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能源的过度消耗也加剧了能源短缺的问题。
3 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3.1 新型冷却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热管作为高效的传热元件,主要由管壳、吸液芯以及工作介质组成,它的冷却原理依靠内部工作介质的相变过程,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效率和温度均一性。把热管技术用到发射机冷却系统当中,可以做到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外部散热器上,再通过自然环境把热能释放掉,跟传统的风冷或者水冷方法比起来,这种做法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辅助装置,既能明显削减能耗,又能改善整体运行性能[2]。
蒸发冷却技术依靠液体蒸发吸热这一基本原理,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接蒸发冷却与间接蒸发冷却这两种类型,前者通过向目标表面喷洒水滴,依靠蒸发过程来完成热量传递,而后者则凭借空气与水之间热质交换的机制,利用经过降温处理过的空气给系统供应冷却服务。这项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而且具备较好的适应性以及运行可靠性,在干燥环境里优势更为明显。半导体冷却又称热电制冷,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制冷。
半导体冷却器具有体积小、无机械运动部件、制冷速度快等优点。在发射机冷却系统中,可以将半导体冷却器应用于局部热点的冷却。
3.2 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射机的温度,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例如,当发射机温度较低时,降低风机转速或减少冷却液流量;当温度升高时,及时增加冷却功率。通过智能温度控制,可以避免过度冷却,实现精准冷却,从而降低能耗。
在冷却系统的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中应用变频控制技术。变频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负载需求自动调整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设备的功率消耗。当发射机负荷较小时,电机转速降低,功率消耗也相应减少;当负荷增大时,电机转速提高,满足冷却需求。变频控制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动力设备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设备选型与配套措施
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选择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至关重要。例如,选用高效的风机、水泵和制冷设备,这些设备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在满足冷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要根据发射机的功率、散热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的型号和规格,避免设备选型过大或过小。
加强发射机冷却系统的保温与密封措施,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外界热量的侵入。在冷却液管道、散热器等部位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裹,降低热损失;对冷却系统的各个接口和缝隙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空气泄漏,提高冷却效率。
4 节能改造技术的实施过程
4.1 改造工程的规划与组织
在进行节能改造之前,需要对发射机冷却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与评估。了解现有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状况、能耗情况等,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同时,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标准规范,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节能改造方案。方案应包括新型冷却技术的应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设备选型等内容。组织相关专家对改造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制定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环节,确保改造工程能够按时完成。组建专业的改造施工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改造方案和施工工艺,掌握新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设备采购要依照改造方案的详细需求来开展,最好挑选拥有良好市场声望并且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供应商。在采购环节里,对于选定的设备应该展开全方位的检测并加以性能评定,以保证符合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在施工期间,务必按照有关工艺流程以及技术参数来执行操作,管道的连接应当做到既稳固又密闭,不能出现任何渗漏现象,设备安装的时候,要准确判定安装地点,通过校准确保水平度和垂直度达到标准,以此保障工程质量的总体可靠性。隐蔽工程像管道预埋,电缆敷设之类的工作结束之后,马上开展质量验收,只有验收合格才可转交到下一环节,这样就能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改造项目在竣工之后,要全方位地执行调试和试运行程序,针对冷却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展开检测,包括温控精确度,能耗水准等等,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时调整改良计划,从而保障冷却系统正常运作并且达成节能目的。
4.3 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创建起系统化的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着重包含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电气作业安全知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从而改善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并优化风险防范能力。在施工现场明显之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合理安排各种防护装备,针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施展开定时检修和养护,保证它们一直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形成起科学严谨的安全经营体系,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强度,立即改正违规现象并执行改进措施,切实保护施工全过程中的人员财产安全。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覆盖火灾,触电,坍塌等典型事故的应急处理计划,通过经常性地举办应急演习活动,改善参与建设者的应急反应水平,在突发状况里做到高效的有条理的应对和处理[4]。
5 节能改造效果评估
5.1 能耗指标的对比分析
在节能改造前后,分别对发射机冷却系统的能耗指标进行监测和统计。主要能耗指标包括用电量、用水量等。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能耗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节能改造的效果。
5.2 经济效益的评估
根据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地得出节能改造后节省下来的能源成本,包括一年的电能消耗量、水资源使用等具体的数值。在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运维费用以及维修开支,这样才能对节能改造的经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表示的是依靠节能降耗得到的收益去弥补最初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长度,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5.3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方面,降低了能源消耗,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提高了发射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了广播电视等信号的正常传输,为社会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响应环保要求。 采用新型冷却技术、优化控制系统和合理选型设备等节能改造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显著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在节能改造实施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严格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够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改造效果的实现。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发射机冷却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冷却技术将不断涌现,如更高效的热管材料、更先进的半导体制冷技术等,为节能改造提供更多的选择。智能化、网络化的控制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现冷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 庆 彦 . 全 固 态 中 波 广 播 发 射 机 工 作 原 理 及 维 护 技 术 研 究 [J]. 电 视 技术 ,2022,46(04):107-109.
[2] 黄大志 . 电子管发射机后移开风冷程序的节能改造 [J]. 西部广播电视 ,2000,(05):28-29.
[3] 孙之虎 , 袁哲 , 郑荣波 .1800 kW 方舱式集中液冷源冷却系统的设计 [J]. 制冷 ,2022,41(01):69-72.
[4] 仁青多吉 . 中波发射机风道风冷系统自动检测装置保护系统的设计思路 [J]. 西部广播电视 ,2021,42(21):235-237.
姓名: 郭宏岩
出生年月 :1966 年 05 月 15 日
籍贯: 上海市金山区金卫镇
学历: 中专
已取得职称: 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 广播转播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