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乔俊祥

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  011100

一、引言

大单元理念的出现为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系统性的教学框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教学效果,故开展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单元理念的内涵及价值

(一)内涵

大单元理念强调打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以单元为整体,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等,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规划与整合。它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价值

1. 提升学习系统性

有助于学生摆脱碎片化学习的困境,将古代诗歌按照主题、风格、朝代等维度进行整合,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及相互影响,提升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2. 培养综合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比较阅读、主题探究等,能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审美鉴赏、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 增强教学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现状及引入大单元理念的必要性

(一)教学现状

1. 教学碎片化

当前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多以单篇讲解为主,教师侧重于字词释义、诗句翻译和诗歌主题分析等基础内容,较少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去梳理古代诗歌的整体架构,学生难以形成对古代诗歌完整的认知体系。

2. 文化挖掘浅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会涉及诗歌的文化背景介绍,但往往不够深入,学生对古代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如诗词格律、意象寓意、历史典故等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充分领略古代诗歌的文化魅力。

3. 学习主动性低

由于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对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不高,难以真正投入到诗歌的欣赏与学习中去。

(二)必要性

1. 契合课程标准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大单元理念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能够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随着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渴望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古代诗歌,大单元理念提供的系统性学习路径,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策略

(一)大单元主题设计

1. 依据教材编排

依据教材编排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很关键。教材中诗歌单元有其内在逻辑,像 “唐诗风采”“宋词雅韵” 这类主题就蕴含编排意图。教师可依此细化拓展,深入挖掘同一主题下诗歌的共性与个性,如唐诗中不同诗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差异。如此引导学生探究,能让他们更好把握诗歌特点,提升学习的深度与效果。

2. 结合文化元素

结合文化元素进行主题设计,是古代诗歌教学的巧妙思路。以 “古代诗歌中的离别意象”“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等为主题,能串联起不同朝代、诗人的作品。学生在学习中,可看到同一文化元素的多样展现,比如 “柳” 在离别诗里的多重寓意。借此,学生能深入诗歌内里,深刻体会文化内涵,让古代诗歌学习更具深度,也更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整合

1. 跨朝代整合

跨朝代整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意义非凡。它打破朝代局限,把主题、风格、手法相似的诗歌整合,如对比李白与苏轼的豪放风格。学生通过分析异同,能清晰看到不同时代诗人创作上的传承与创新之处,仿佛穿梭于历史长河,领略诗歌演变脉络,由此拓宽自身文学视野,更深入地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与价值。

2. 跨体裁整合

将诗词、曲等不同体裁的诗歌围绕特定主题整合,像 “古代爱情题材的诗词曲赏析” 这一主题。学生在赏析过程中,能直观对比出不同体裁在情感表达、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拓宽视野,深化对诗歌的认识,使他们对古代诗歌的认知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提升学习古代诗歌的效果。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

1. 情境教学法

教师通过创设历史、生活等情境,如学习杜甫诗歌时模拟安史之乱场景,能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如此,学生更易体会诗人彼时的心境,深刻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深度,使古代诗歌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代入感,助力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之美。

2. 小组合作探究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是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方式。围绕如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演变” 这类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分工查阅资料、深入讨论交流,整合思路后形成各自观点并汇报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自主探究,还能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考辨析,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3. 诵读法

强化诵读环节,运用个人诵读可展现学生的独特理解,集体诵读营造浓厚氛围,配乐诵读更添意境之美。学生于不同形式的诵读中,能深切感受到诗歌的韵律、节奏,仿佛置身于诗歌营造的意境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强化记忆,让古代诗歌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世界。

(四)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过程性评价在基于大单元理念的教学中意义重大。它聚焦学生于大单元学习期间的参与及表现,像课堂上积极发言展现的思考深度,小组合作里提出独特见解、协助团队推进任务等贡献,还有自主查阅资料的认真程度,皆是评价要点。

在学生完成大单元古代诗歌学习后,着重关注其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提升情况。通过单元测试,能检验学生对诗歌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的掌握水平;借助诗歌赏析小论文,可考查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深度、分析视角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而主题汇报则能展现学生对所学诗歌的综合运用、逻辑梳理与现场展示能力。

结论

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主题设计、内容整合、方法运用以及评价体系构建,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更好地发挥大单元理念的优势,推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不断迈向新的台阶,让古代诗歌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杨爱丽 . 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与实践分析 [J]. 问答与导学 , 2022(23):21-24.

[2] 王亚男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 2023(3):4.

[3] 吕静文 . 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创新与实践 [J].安徽教育科研 , 2024(2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