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智能控制箱在视频监控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屠蕴楷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100070

1. 引言

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防控、城市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其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提升,运维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监控点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泛,工区管辖范围大且小故障频发等情况,使得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难度加大。传统运维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智能控制箱解决方案借助物联网感知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智能监控技术,实现了对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智能化、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了运维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2.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运维过程与挑战

2.1 传统运维模式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被动响应。运维人员需要定期或在接到故障报告后前往现场进行检查和维修。这种模式下,监控点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运维人员数量和工作强度的激增,运维成本居高不下[1]。

2.2 故障排查与诊断

在传统运维模式中,故障的发现往往滞后。当出现停电、断网或设备损坏时,系统无法主动上报故障原因,运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判断问题所在。这导致故障排查如同“大海捞针”,需要携带多种工具和备件,逐一排查,效率低下 [2]。

2.3 故障修复与恢复

由于故障原因不明,修复过程往往耗时较长。运维人员到达现场后,可能发现只是简单的小故障(如空开跳闸),但也可能面临复杂的设备损坏。无论是哪种情况,从故障发生到修复恢复,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视频监控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3]。

2.4 运维管理挑战

故障发现不及时,人工巡检响应滞后;停电断网原因难判断,根源定位缺乏有效监测;现场排查与修复耗时费力,时间与人力成本高;设备在线率难达标,故障周期长致长时间离线;点多面广、工区大,精细化管理难,小故障频发亦持续消耗运维资源 [4]。

3. 智能控制箱的设计与功能

3.1 总体架构

系统架构以智能控制箱为核心,连接枪机、球机等前端设备,并集成烟感、水浸、门磁、温湿度、重合闸等箱内采集单元。数据经视频专网上传至运维平台服务器。管理终端及手机 APP 通过防火墙访问平台,实现对 N 个控制箱的集中监控与远程管理,构成完整智能运维体系 [5]。

3.2 硬件组成与核心功能

智能控制箱集成供配电、环境监控、网络控制单元。含重合闸、电量监测、防雷器、温湿度水浸传感、智能锁等。核心功能有供电监控(断电续航、远程合闸)、网络监测(设备离线)、环境监测(温控报警)、远程控制(设备重启)及精准故障定位 [6]。

3.3 数据采集与传输

智能控制箱采集箱内环境数据如烟感、水浸、门磁、温湿度及防雷、电量、通信状态等,并监测前端摄像机等设备的运行信息。这些多维度数据通过视频专网或后备无线传输方式,实时、稳定地汇聚至后端智能运维平台,为集中分析与决策提供基础。

4.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基于成熟的 B/S 架构,用户可通过浏览器便捷访问,业务展示直观。其核心功能模块包括 GIS 地图展示设备分布与状态、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全面告警管理与统计、设备远程控制与电源管理、精准故障定位以及在线率等统计分析,实现了集中化、可视化的运维管理。平台采用 B/S架构确保了操作的便捷性与广泛的访问兼容性,其核心技术保障了系统的高可靠运行、数据传输与响应的低延时特性,以及支持大规模设备接入的多并发处理能力。此外,平台还提供手机 APP 及微信小程序,支持电话、短信、弹窗、APP 推送等多种告警通知方式,确保运维人员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并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进行远程电源管理与控制,实现部分故障的快速远程修复。

5. 智能控制箱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案例

某铁路局在管辖的数千公里铁路线路和众多车站大规模部署视频监控系统,以保障行车安全、提升应急指挥效率和加强线路治安管控。然而,铁路沿线监控点位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部分区域自然环境恶劣,供电及网络条件复杂,传统运维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供电设备故障、网络中断、摄像机损坏等故障无法及时被发现和定位,尤其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情况下,运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判断故障根本原因,现场排查受时间限制且路途遥远,导致故障修复周期长、人力及交通成本高昂,沿线设备小故障频繁发生,使得视频设备在线率难以达到铁路安全运营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对线路状态的实时掌握和安全预警能力。为应对这些挑战,该铁路局引入智能控制箱解决方案,在铁路沿线关键区段和车站视频监控点位逐步升级智能控制箱,统一纳管前端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全面采集箱内外环境数据,所有智能控制箱借助铁路视频监控专网或4G/5G 无线备用链路接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运维人员通过平台或手机 APP可实时可视化查看设备状态,接收异常情况告警,并可远程尝试重启故障设备或依据精准故障定位信息和 GIS 地图高效组织抢修。部署智能控制箱及配套平台后,该铁路局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和应用效果显著提升,设备在线率大幅提高,约 70% 常见故障可远程快速修复,运维成本显著降低,运维效率极大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有所提高,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6. 智能控制箱的优势与特点

智能控制箱采用模块化设计,空间布局合理,具备防雨防盗特性,相较于传统配电箱元器件外露、易误操作、箱体简陋且无置物托盘的弊端,在结构与外观上实现了显著优化,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维护便捷性。其集成了智能供配电监测、网络状态监测、温湿度等箱内环境监测功能,并具备设备远程上下电控制和供电、网络、设备故障的精准定位能力,智能化程度远高于传统配电箱。智能运维平台支持远程集中监控,约 70% 故障可远程修复,故障原因平台精准诊断,监管数量不受限,显著提高设备在线率并降低运维成本,与传统运维依赖人工巡检、成本高、需到场解决、故障判断难、在线率低的模式相比,自动化运维优势明显。

7. 结论

智能控制箱及配套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集成先进的物联网感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监控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中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运维存在的诸多难题。其供电监控、网络监测、环境监测、远程控制和故障定位等核心功能,结合模块化结构、智能化组件和自动化运维的优势,显著提升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并保障了设备在线率。该解决方案为大规模、分散化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广哲,田秀俊.浅谈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中主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C]/ / 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论文集,2007

[2]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 文闪闪.变压器分接头优化选择及其在电网中应用[ J]. 电气制造,2009,11: 52 - 54

[4] SD325- 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

[5] 李向荣.变压器分接头与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水平的关系分析[J]广西电力,

[6] 梅吉明,叶兰兰,黄彦全,等.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经济允许方式研究[J].陕西电力, 2011(Δ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