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探思
徐彩梅
云南省保山市图书馆 云南省保山市 678000
一、依托图书馆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是我国社会建设和公民发展的关键任务。依托图书馆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水平,能够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丰富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内容,充实人民群众的安全知识。同时,图书馆能够为安全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提供支持,可以有效促进公众安全文化、风险预防知识、安全行为规范的融合教育,对于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的建设培养有积极作用。
(二)能够丰富安全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式
在图书馆支持下,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式能够逐步创新优化,有助于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图书馆能够实现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类型、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可以在丰富安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人民群众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借助图书馆文化资源支持,能够促使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紧随时代潮流,让安全文化教育更加生动、丰富,引导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中来,推动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持续性发展。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精神文化需求则没有同等程度的满足,安全意识也没有能够跟上时代潮流。因此,相关单位要结合图书馆的安全文化教育作用,积极改进宣传教育形式,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的发展培养做出贡献。
二、依托图书馆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阻碍
(一)没有结合安全文化教育需求选择合适资源
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展开文化服务创新,是有效完成服务目标和文化发展目标的保障。但是,部分图书馆缺乏信息数据调研分析,对于区域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了解不足,对于不同年龄、学历、性别人群的文化需要认识不到位,导致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喜好存在矛盾,无法发挥其文化建设的作用。同时,因为对群众需要认识不足,文化内容建设也与时代、社会现状不匹配,无法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
(二)没有建立科学的图书馆支持文化教育制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的工作制度能够规范安全文化教育流程、形式、方式,有利于将具体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支持落实到位,从而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但是,部分相关单位没有建立规范的图书馆支持文化教育制度,导致图书馆在实际安全文化教育中责任不清晰,其资源和服务价值发挥不到位,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过于死板单一,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文化教育帮助。同时,因为图书馆支持文化教育制度问题,区域安全文化教育活动的创新力度和深度不足,各个单位的资源和人才无法整合起来,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活动的水平[1]。
三、依托图书馆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公众安全文化教育需求需要
相关单位要对公众安全文化教育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调研当地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了解情况,从而明确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再依托图书馆丰富教育宣传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安全文化教育服务。
相关单位可以在当地展开宣传活动和调研会,邀请人民群众参加安全文化教育调研活动,让人们通过自身体验和实际需要展开安全文化交流讨论,从而逐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情况,分析实际的安全文化教育需求[2]。
(二)在图书馆内开展安全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多样化的公众安全文化主题活动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参与安全文化教育的兴趣,因此,相关单位在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书馆对开展安全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多样的安全文化教育资源和互动形式,提升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的水准。同时,相关单位可以借助图书馆周期性地退出安全主题文化服务活动,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的安全文化内容,让安全文化教育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构建积极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氛围[3]。
(三)逐步整合安全文化教育内容
在不同地区,有各不相同的安全发展需要,相关单位要重视当地公众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图书馆资源,整合安全文化教育内容,让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人们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图书馆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安全文化内容,并积极设计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引导人们参与到安全知识的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同时,相关单位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融合,让公众安全文化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发挥生命力,提升人们对安全文化教育的兴趣。同时,相关单位和图书馆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公众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大使,在当地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文化教育互动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质量,帮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安全知识 [4]。
(四)构建针对性的图书馆支持安全文化教育机制
相关单位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专门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并构建高效高质量的图书馆支持安全文化教育机制,对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工作进行顶层定位和指导,规范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目标、流程、形式、方式,从而稳步提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质量。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和图书管服务人员可以积极进行群众走访,收集总结常见的社会安全问题,逐步改变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主题和模式,让教育宣传工作机制能够和现实情况相契合,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5]。
在新时代下,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对于社会安全发展有重要意义。相关单位需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安全发展需求,借助图书馆的安全文化资源和宣传优势,为人们提供相契合的安全文化教育内容,逐步提升安全文化教育水准,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发展。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众安全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任务。公众安全文化教育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安全文化内容,发挥安全文化的思想导向作用,促进人们安全意识的发展和培养。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建立高效高质量的图书馆支持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机制,推出多样化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主题活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现代化、安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颖. 文博类主题书房建设:定位、目标与实践——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瓯骆书房为例 [J].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24,(00):162-172.
[2] 梁艳萍 .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J]. 江苏科技信息 ,2024,41(20):104-107.
[3] 谢家乐 , 田丽 . 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对策研究 [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42(05):55-59.
[4] 孙慧云 . 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战略规划演进与启示 [J/OL]. 图书 馆 建 设 ,1-28[2025-04-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40926.1150.004.html.
[5] 郝思源 , 方炜 . 智慧图书馆建设自主可控发展研究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42(05):5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