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策略:中国考生雅思图表写作
陈希东
三峡大学 443000
一、引言
雅思考试作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的关键指标,其写作部分的图表写作(Task 1)对中国考生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板块。图表写作要求考生在 20 分钟内对各类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流程图或混合图表等进行精确描述与深入分析。这不仅对考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更考验其数据解读、逻辑思维以及信息整合的综合素养。深入剖析中国考生在此环节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应对策略,对提升考生的雅思成绩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考生雅思图表写作面临的挑
(一)数据解读与分析能力不足
1. 关键数据提取偏差:中国考生在面对复杂图表时,常出现数据提取不完整、重点把握不准的问题。例如,在多组数据对比的柱状图中,部分考生容易遗漏数据之间的细微比例差异,或者未能识别出随时间变化数据中的关键转折点。在一幅展示不同国家在过去十年间 GDP 增长趋势的折线图中,考生可能只关注到整体增长态势,却忽略了某些国家在特定年份出现的短暂下滑。
2. 数据关联分析薄弱:许多考生缺乏对数据间内在逻辑关系的挖掘能力,仅仅机械地罗列数据,而未对数据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合理推断与深度分析。在一张呈现某城市不同交通方式的使用频率及对应碳排放的数据表中,考生可能只是分别描述了每种交通方式的使用频率和碳排放量,却没有进一步分析使用频率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
3. 缺乏数据归纳总结:面对大量数据,考生难以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核心趋势与关键信息。在多类别、多数据的饼图中,考生可能无法将相似占比的类别进行合理合并归纳,从而在描述时显得琐碎繁杂,未能突出重点。
(二)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1. 词汇匮乏单一:在语言表达方面,中国考生普遍存在词汇单一、缺乏变化的问题。多数考生习惯使用常见且基础的词汇来描述数据变化,如“increase”“decrease”,难以运用更丰富、准确、生动的词汇,如“surge”“plummet”“fluctuate”“escalate”“dwindle”等。在描述某产品销量变化时,反复使用“increase”会使文章显得单调乏味,而若能根据销量增长的幅度和速度,恰当选用“soar”(急剧上升)、“climb steadily”(稳步攀升)等词汇,则能更精准地传达信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 句式结构简单:考生在句式运用上常过度依赖简单句,使得文章语言单调、连贯性差。多数考生习惯用“主语 + 谓语 + 宾语”的简单结构来描述图表信息,很少使用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在描述一幅关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电子产品喜好程度的图表时,使用定语从句,如“Peoplein their twenties, who are more likely to be tech-savvy, show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the latestsmartphones”,可以将相关信息有机整合,使句子结构更丰富,表达更流畅。
3. 时态错误频发:由于图表可能涉及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数据,考生容易混淆时态,影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例如,在描述某公司未来五年的盈利预测图表时,应使用一般将来时或将来进行时,如“The company'sprofit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steadily in the next five years”,若时态使用错误,会使读者对图表信息产生误解。
(三)逻辑结构混乱
1. 写作顺序不清晰:雅思图表写作需要考生以清晰合理的逻辑顺序组织文章内容。然而,中国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在描述既有不同产品销量对比,又有各产品销量随时间变化的复合图表时,考生可能一会儿描述某一产品在不同年份的销量变化,一会儿又跳到不同产品在同一时间的销量对比,缺乏清晰的主线,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
2. 分段不合理:在分段方面,考生缺乏合理的分段意识,可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或分析内容混杂在一段中,影响文章的条理性与可读性。例如,在描述一幅包含多个国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图表时,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段,如一段描述人口数量,一段分析人口增长率,一段探讨人口年龄结构,每段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展开,使文章层次分明。
3. 缺乏连贯性衔接:考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手段,使得文章读起来生硬不流畅。在描述数据变化趋势时,从上升趋势过渡到下降趋势,若没有使用如“however” “but” in contrast”等连接词,读者会感觉转折突兀。在段落之间,若缺乏过渡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文化与思维差异的影响
1. 表达习惯差异:由于雅思考试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设计的,图表写作的评分标准也蕴含着西方的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中国考生长期受中式思维影响,在写作中倾向于含蓄表达,而雅思图表写作更强调直接、客观、清晰地描述数据与分析结论。例如,中国考生可能会写“The number seems to have a certain upwardtrend”,而更符合西方习惯的表达应为“The number clearly shows an upward trend”。
2. 思维模式不同:中式思维注重整体感悟和综合概括,而西方思维更注重逻辑推理和细节分析。在雅思图表写作中,考生需要按照西方思维模式,先明确阐述观点,再通过具体数据和细节进行论证。但中国考生可能会在没有清晰提出观点的情况下,直接开始罗列数据,或者在分析数据时缺乏严谨的逻辑推导过程。
三、应对策略
(一)强化数据解读与分析能力
1. 多类型图表专项训练:考生应加强对不同类型图表的解读训练,深入掌握各类图表的特点与分析重点。针对柱状图,要重点关注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对于折线图,着重把握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转折点;面对饼图,分析各部分占比及占比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流程图,则要梳理流程步骤之间的逻辑顺序。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真题和模拟题,学会快速定位关键数据,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化率最大或最小的点等,并分析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
2. 数据归纳与总结练习:培养对数据的归纳与总结能力,尝试从大量数据中提炼出核心趋势与结论。在面对复杂图表时,学会将相似特征的数据进行归类,简化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图表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和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从而更清晰地呈现数据的结构和主要信息。在描述数据时,先给出总体概括性的结论,再用具体数据进行支撑。
3. 分析数据背后含义:不仅要关注数据的表面信息,还要学会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和可能的原因。在练习过程中,多思考数据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某一产品市场份额变化的数据时,思考市场份额变化可能是由于产品质量改进、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并在文章中适当进行阐述,提升文章的分析深度。同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和新闻资讯,了解不同数据背后的实际背景知识,拓宽分析思路。
(二)丰富语言表达
1. 词汇积累与替换:考生应注重积累与图表写作相关的丰富词汇,并学会灵活运用同义词替换。可以通过背诵专业的图表写作词汇手册,如《雅思图表写作高分词汇》,扩充描述数据变化、趋势、对比等方面的词汇量。在日常学习中,养成遇到常见词汇就主动寻找同义词替换的习惯。例如,“increase”的同义词有“rise”“grow”“ascend”“escalate”等,“decrease”的同义词有“fall”“drop”“decline”“diminish”等。在写作时,根据语境和数据变化的程度,选择最合适的词汇,使表达更加精准生动。
2. 多样化句式学习与运用:学习并熟练运用多样化的句式结构,提升文章的语言丰富度和流畅性。通过分析优秀范文和语法教材,掌握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强调句、非谓语动词结构等复杂句式的用法,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例如,使用倒装句 “Not only did the sales of product A increasesignificantly, but also its market share expanded rapidly”来强调产品 A 的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扩大这两个重要信息;运用非谓语动词结构“Having analyzed the data, we can clearly see the upward trendof this industry”,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具层次感。同时,注意在一个段落中合理搭配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避免句式单一。
3. 时态专项训练与检查:加强时态专项训练,在写作前仔细审题,明确图表所涉及的时间范围,确保时态使用准确一致。对于过去时间的数据,使用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或过去完成时;对于现在时间的数据,使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对于未来时间的数据,使用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或将来完成时。在完成写作后,专门检查时态是否正确,避免因时态错误影响分数。
(三)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
1. 写作前规划逻辑顺序:在写作前,考生应先对图表内容进行全面规划,确定合理的写作顺序。可以根据图表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不同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适用于描述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图表)、数据大小顺序(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数据大小的图表)、重要程度顺序(先描述最重要的数据或趋势,再依次展开)或类别顺序(将图表中的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分别进行描述)。在描述一幅展示某公司过去五年各季度销售额变化的图表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述每个季度的销售额情况,清晰呈现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 合理分段与内容组织:注意合理分段,将具有相似性质或逻辑关系的数据放在同一段落中,并使用明确的主题句来概括每段的核心内容。在描述一幅包含多个方面信息的图表时,如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用主题句 “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is region has been steadily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引出对人口数量的描述;第二段以“Regarding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it shows a fluctuating trend” 为主题句,展开对人口增长率的分析;第三段用 “The population agestructure reveals some interesting characteristics”作为主题句,探讨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每段内容围绕主题句展开,段落之间过渡自然,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恰当使用连接词与过渡句:学会使用丰富恰当的连接词和 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在句子层面,使用“and”“but”“ 等连接词来连接并列句、转折句、因果句等,使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在段落 furthe “on theother hand”“in term 然过渡。例如,在从描述图表总体情况过渡到具体分析某一重要数据时,可以使 dat in thechart, we can see that... 这样的过渡句,引导读者顺利进 内容的阅读,使文章整体更加流畅。
(四)适应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
1. 阅读西方学术文章与范文:考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西方学术文章、分析雅思官方范文等方式,深入了解西方的写作风格与思维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学习西方作者如何清晰地提出观点、如何运用数据和案例进行严谨论证、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分析雅思官方范文中,作者是如何直接切入主题,用具体数据支持观点,以及在结尾部分如何简洁有力地总结结论,而不是像中式写作那样可能会有较多铺垫和含蓄表达。
学习西方逻辑论证方 如演绎法、 归纳法、因果论证法等,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具体数据和 述每个原因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不是 果论证法可以这样阐述:“The i and the conveniencethey o d Additionally,the subwayline furtherexacer 说服力,符合西方思维习惯。
3. 模拟西方考官视角检查:在完成写作后,尝试从西方考官的视角对文章进行检查。思考自己的文章是否表达直接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是否符合西方的写作规范和评分标准。检查文章中是否存在中式思维和表达习惯的痕迹,如模糊的表述、含蓄的观点、缺乏逻辑推导的论证等,并进行针对性修改。可以请教外教或有丰富西方写作经验的老师,从他们的反馈中了解自己文章中不符合西方思维的地方,不断改进写作方式,使文章更契合考官的预期。
四、结论
中国考生在雅思图表写作中面临数据解读、语言表达、逻辑结构以及文化思维差异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通过强化数据解读与分析能力、丰富语言表达、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以及积极适应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策略,考生能够逐步突破自身局限,有效提升图表写作水平,在雅思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未来,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不断探索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为中国考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国际英语语言测试中展现出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Liu, Y. (2023).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IELTS Test Takers in Chart Writing.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5(2), 89 - 98.
[2]Zhang, M., & Wang, H. (2022). A Study on the Language Expressions of Chinese IELTS Test Takers in Chart Writ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43(3), 112 - 120.
[3]Li, X., & Chen, Y. (2021). Logic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Chinese IELTS Test Takers' Chart Writing. Journal of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18(1), 56-65. .
[4]Wang, L., & Li, S. (2024) The Impact of Data Visualization Training on IELTS Chart Writing Performance Among Chinese Students Language Testing in Asia, 14(2), 45-60.
[5]Chen, Zhao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in IELTS Task 1 Writing for Chinese Test English Studies, 23(4), 78-92.
[6]Zhang, & Liu, ongitudina Study on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IELTS Chart Writing Strategie econd Language Writing, 40, 100892.
[7]Li, H., & Wu, (2024) Role Teacher Feedback in Improving Chinese Students' IELTS Chart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7(3), 123-135.
[8]Liu, Y., & Wang, H. (2023). Enhancing Logical Coherence in IELTS Chart Writing: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Learner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35(1), 67-82.
[9]Guo, Q., & Huang, R. (2025). Lexical Richness in Chinese IELTS Test Takers' Chart Writing: A Corpus-Based Analysis. System, 58, 10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