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杨帅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芳山镇人民政府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  121406

引言

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因建设年代久远、技术落后和管理维护不足,普遍面临老化失修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气候变化加剧、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下,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其老化失修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1 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1.1 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其核心功能是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灌溉条件,确保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在干旱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多雨地区,排水设施则能够防止农田积水,避免农作物因涝灾减产。此外,水利设施还能够调节农田小气候,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1.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水利设施的改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增长。其次,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如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这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水利设施还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例如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水产养殖等新兴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此,农田水利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保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3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农田水利设施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调配,水利设施能够防止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保护耕地资源。其次,水利设施能够调节区域水资源分布,避免因水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失衡。例如,通过建设水库和引水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此外,水利设施还能够改善水环境质量,例如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因此,农田水利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2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

2.1 设施自身老化问题

我国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经过多年的使用,设施老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灌溉渠道因长期使用而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泵站设备因技术落后和零部件老化,运行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使用;水库、堤坝等设施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部分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例如,传统的灌溉系统难以适应高效节水农业的要求,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设施老化不仅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增加了维护成本,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2.2 管理维护不到位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不到位是导致其老化失修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许多地区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无法落实。其次,资金投入不足是管理维护工作面临的另一大难题。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成本较高,许多地方因财政压力而忽视了设施的维护,导致问题积重难返。此外,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维护不到位的原因之一。例如,部分地区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导致设施管理责任不清,维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管理维护的缺失不仅加速了设施的老化,还增加了设施故障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3 外部环境影响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失修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气候变化加剧了水利设施的运行压力。例如,极端天气频发导致水库、堤坝等设施面临更大的防洪压力,加速了设施的老化。其次,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水利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效节水农业的推广需要更加先进的水利设施,而现有的设施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对农田水利设施造成了一定冲击。例如,城市扩张导致部分农田被占用,原有的水利设施被迫废弃或改造,增加了设施管理的难度。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加剧了设施的老化问题,还对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3 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的策略

3.1 设施更新与改造

设施更新与改造是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的首要任务。首先,应加大对老旧设施的改造力度,例如对灌溉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对泵站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对水库、堤坝等设施进行加固维修。其次,应推广先进的水利设施和技术,例如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智能灌溉设备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设施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确保新建设施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例如,在设施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提高设施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通过设施更新与改造,不仅可以解决现有设施的老化问题,还能够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3.2 加强管理与维护

加强管理与维护是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设施管理的权责划分,确保维护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其次,应加大对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确保设施维护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维护的专业化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维护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对设施运行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运行中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与维护,可以有效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设施故障的风险,为农业生产的稳定提供保障。

3.3 优化外部环境

优化外部环境是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例如通过建设防洪工程、提高设施的防洪标准,增强设施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应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例如通过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降低水利设施的运行压力。此外,还应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田水利设施保护,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农田水利设施被占用或破坏。通过优化外部环境,不仅可以缓解设施老化问题,还能够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其老化失修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设施更新与改造、加强管理与维护、优化外部环境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其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珂.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创新,2025,(14):54-56.

[2] 张来华 . 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保养与运维管理策略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5,(04):96-98.

作者简介:杨帅(1979.08.09),男,汉族,辽宁锦州人,专科学历,职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