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
王芬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林镇第三小学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机械、重复、低效的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形式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多为课本习题和练习册上的题目,形式较为枯燥,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作业量不合理
部分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双减”政策的要求,要么作业量仍然较大,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要么作业量过少,无法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作业量的分配也不够合理,缺乏分层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
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脱节,不能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导致作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忽视作业的实践与应用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但在实际作业设计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忽视了作业的实践与应用。学生缺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机会,难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契合数学逻辑性与抽象性特点,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内容科学准确,难度梯度合理,兼顾教学目标与个体差异,确保可理解性与挑战性平衡。
(二)趣味性原则
通过设计有趣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三)分层性原则
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将作业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层:基础层巩固核心知识,提高层强化应用能力,拓展层发展高阶思维,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四)实践性原则
将数学作业与购物、测量、时间管理等日常生活结合,设计如“家庭开支统计”“校园测量小达人”等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收集数据、计算结果、分析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五)多样性原则
作业形式应多样化:书面作业巩固基础,口头作业提升表达,实践作业强化应用,小组作业培养合作。不同形式结合学生特点,分层实施,增强参与感与实效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分层作业设计
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拓展作业三个层次。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学生,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作业难度适中,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旨在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拓展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后,基础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三角形的面积;提高作业可以是给出一些复杂图形,让学生通过分割、拼接等方法计算其中三角形的面积;拓展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三角形,并计算其面积,同时思考如何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使其面积发生变化。
(二)趣味作业设计
采用游戏、竞赛、故事等形式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例如,设计数学扑克牌游戏,让学生通过扑克牌的加减乘除运算,提高计算能力;开展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编写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实践作业设计
加强作业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并测量其底和高,计算面积;让学生调查家庭一个月的水电费支出情况,制作统计表,并分析费用的变化趋势。通过实践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作业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数学项目,如制作一个数学手抄报、设计一个数学模型等。在小组作业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个性化作业设计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作业。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数学知识;对于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一)作业的实施
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和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作业的评价
改变单一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如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态度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深刻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遵循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采用分层作业、趣味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优化策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要加强作业的实施与评价,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吴叶凡.“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研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J].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5,(07):52-54.
[2] 王洪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20):22-25.
[3] 李梅 .“ 双减” 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1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