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与灵活性研究

作者

林珊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前言:

在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向精细化方向演进的背景下,产业园区正处于快速迭代的特殊阶段。创新创业热潮下,人们对自主创业热情高涨,对加速创意孵化与成果转化极为关注。随着时间推移以及需求变化,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空间的舒适性、开放性以及功能性提出更高要求,驱动着传统产业园区向综合化、社区化转型。提高众创空间的服务功能,以满足创业者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增强空间布局灵活性以及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产业园中众创空间开发运营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与灵活性,找准实践要点,可以为持续改进空间设计提供经验支持,也可以为增强众创空间载体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一、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基本特点

从本质上看,众创空间是为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面向创业者开放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与资源共享空间;依托丰富社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众创空间拥有丰富多样的功能与服务,因主体服务与适用领域不同,众创空间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现阶段,我国众创空间分为以下几种:(1)专业服务型众创空间;(2)培训辅导型众创空间;(3)媒体延伸型众创空间;(4)投资促进型众创空间;(5)联合办公型众创空间;(6)综合生态型众创空间。在产业园中众创空间拥有极高存在感,空间布局方面普遍具有功能社会化、空间复合性以及绿色可持续性特征。产业园中的众创空间往往借助免费收费服务并行、会员服务制度的方式,为创业者打造良好成长环境。除此之外,实现全要素集成与有效配置,向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支持,也是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主要特征。实践中,众创空间可依托专业化服务与资源满足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项目孵化效率以及创业成功率。

二、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研究

前文提到,产业园中众创空间在空间布局层面拥有绿色可持续性特征。但此类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并非只体现在绿色环保层面,还表现在经济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方面。上述三个维度的可持续性,是众创空间得以长远稳健发展的关键。产业园中众创空间往往会基于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增长,从多渠道着手实现持续性盈利支撑安全长久运营。以网谷创享大厦为例,该项目属于拆除重建的新型城市空间,是极具特色的多功能的综合性空间。该众创空间的盈利方式多样,通过收取办公场地租金,提供收费的法律、财务咨询以及人力资源服务,获得了稳定收入。对潜力创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获得政府补贴以及活动收费同样为众创空间的经济可持续性提供支持。

产业园中众创空间也具有社会可持续性。众创空间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强调为创业者成长提供环境支持,通过辅助文化传播、技能培训,吸引更多人参与创业,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网谷创享大厦中,向创业者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举办创业培训、讲座、路演等活动,是众创中心盈利的手段也是其保持社会可持续性的载体[1]。

从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来看,产业园中众创空间追求绿色建造,室内外空间设计以及建筑建造往往兼顾美观、独特与环保。网谷创享大厦项目中,使用模数化构件和现场组装施工,既保证了空间建造质量精度,也满足了绿色环保要求;营造生态屋顶花园,打造全通透的洄游式办公大堂,在办公空间中最大程度保留自然采光、引入高效的智能照明和空调系统,以及配备无纸化办公支持体系,都是缔造“绿色 + 关怀”工作环境,彰显空间可持续性的有效手段。深圳市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二期项目提出智能园区概念,践行“绿色 + 智能”设计原则,依托 Low-E 玻璃围护结构减少能源使用,利用温度感应控制系统打造低能耗舒适环境,依托雨水收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灵活性研究

“双创”政策下,众创空间掀起扩张热潮,成为支撑区域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我国,众创空间不仅提供创新服务,还在经济以及社会转型方面承担关键服务职能。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在空间分布倾向上存在差异。产业园中的众创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和中介服务供给主体,具有特别突出的灵活性特征与优势,依托市场环境以及使用者需求实现动态变化,是众创空间吸引创业者入驻的重要原因。在空间布局层面,基于灵活设计理念打造众创空间成为常态。使用众创空间的团队规模不一,各类团队的办公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 [2]。为满足多样化需求,必须保证空间的整体布局具有可变性,能通过便捷、灵活地改造,将已有格局调整至预期目标。从当前情况来看,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功能区域划分十分灵活,主要利用模块化空间组合形式,实现多种功能区的巧妙连接,创业者能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随时进行功能区重组。而且,众创空间的墙体设计独具特色,隔断墙体具有自由转换特点,更为灵活改造空间布局提供支持。在空间布局方面,许多产业园区众创空间也利用智能化设计增强空间灵活性,依托移动终端远程控制、调节办公空间的温湿度、亮度,结合实际迅速提升空间适用性。

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也具有灵活性,既有面向全体创业者的普适性服务,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能够满足入驻主体的多样化需求。网谷创享大厦塔楼采用“Z”型错位平面灵活办公空间设计,设有多功能会议厅和企业展厅,为提供培训、展会、主题活动提供必要载体。为吸引众多创业者入驻,该项目还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向初创企业提供办公设备共享服务,基于专业培训指导服务,助力员工成长;向成长期企业提供针对性咨询、帮扶服务,从市场推广、法律咨询、经营管理风险防范以及招商融资等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必要服务。从运营模式方面来看,产业园众创空间往往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运营策略,定期更新入驻政策以及合作模式,为长远稳健发展提供支持。在此期间,采用灵活定价机制十分必要,结合位置、时间、政策、服务内容等因素,灵活制定租金价格为吸引创业者入驻提供支持;采用多主体合作方式,借助政府、企业、高校、社会机构形成合力,也为提高运营灵活性提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众创空间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产业园中众创空间丰富度持续上升,为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巨大帮助。从当前情况来看,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可持续性往往以多元盈利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积极环保支持体系为支撑,其灵活性则体现在空间设计、服务内容以及运营模式方面。随着需求变化,产业园中众创空间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新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探索提升策略,做好精准量化评估与数据支持决策,是持续提高众创空间服务能力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沈蔚甫 . 产业园区立面设计的人文属性和多样统一——以上海临港新片区“金港智荟·乐活街坊”项目为例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9):59-61.

[2] 谭菊华 , 张伟 . 基于 KANO 模型的众创空间设计需求分析——以江西师范大学“瑶湖众创”空间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50):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