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作者

王开强

宣威市务德镇党群服务中心 云南省宣威市 655419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部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守护老年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推动社会公平和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态势持续加重,该制度碰上不少深层次矛盾亟需化解,完善这项制度既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迎合大众养老需求的关键步骤,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实的重要依托。

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1.1 覆盖范围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因为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许多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到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在农村地区,参保人数有明显增长趋势,慢慢朝着全部覆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做法给城乡居民老年生活赋予了较为可靠的经济保障,减轻了由养老问题造成的社会风险压力[1]。

1.2 保障水平

我国城乡居保体系在保障效能上存在不足,其养老金包含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种形式,基础养老金发放时基本维持不变,调整范围也较为有限,所以很难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及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现实状况;同样个人账户里的钱也不多,它由缴费基数较低、累积时间较短等原因造成的总体水平偏小,这样就难以承担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1.3 制度衔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明显欠缺。当下各个系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转接标准和运行规则,这就造成参保人员在职业发生变动或者身份发生改变的时候,养老保险关系很难做到顺利转移并且高效对接,进而对政策公平性以及个人权益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分析

2.1 保障水平不足

当下我国养老金制度遭遇两大主要难题。基础养老金调整缺少科学性与动态适应能力,不能精准体现宏观经济走向及通货膨胀变动规律。个人缴费奖励体系存在明显不足,缴费档次与待遇增长的内在联系性较弱,致使参保者缺少改进缴费水平的动力,大多选择低档次缴费,从而进一步削减养老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2]。

2.2 制度衔接困难

各个养老保险体系缴费标准、待遇核算规则以及管理体制等都呈现出较大差异的情况之下,此种特性给多系统整合带来不少困难,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缴费基数及缴费比例这两方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设定要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此当参保人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向其他保险时,计算累计缴费年份以及养老金金额便变得十分繁杂,制度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实现过程的成本也因此变得更高。

2.3 基金管理风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正在遭遇许多潜在危险的考验,现有的投资组合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单一性质,基本依靠银行存款和国债实施投资活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不能达到保护资产并使其增值的目的。现行监管制度里还有很多明显的漏洞存在,这些漏洞也许会引发挪用资金或者违规行为等风险现象,这会对基金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3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3.1 提高保障水平

3.1.1 健全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

建立与物价指数、 形成起依靠工资增长指数的动态调整机制,让基础养老金可以迅速顺应经济与物价波动的走向,政府部门要兼顾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合理制订基础养老金调整计划,以此优化养老保障体系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平度。

3.1.2 完善个人缴费激励机制

要改善高缴费档次的鼓励办法,提升缴费数额同养老金待遇之间的联系,对于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者,可以凭借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之类的政策手段予以扶持,促使他们增大缴费比率,增长缴费年份,还要创建起养老金动态调节机制,把个人累积的缴费时日和实际缴费数目归入到待遇核算范畴之内,切实保证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多缴多得”的实际利益。

3.2 加强制度衔接

3.2.1 统一制度标准

创建起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着重包含缴费标准,待遇核算机制以及管理架构这些关键部分,慢慢减小城乡居民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差距,给制度衔接给予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规范缴费基数和比例的确定办法,改善养老金待遇核算流程,进而提升制度的协调性以及持续发展能力。

3.2.2 简化转移接续手续

创建全国统一的养老保单信息系统,促使各个类型保险数据得到分享融合,并且开展协同管理,完善跨制表参保人的移交转接政策体制,精简移交流程而且压缩完成时间。形成合理的操作规范,保证各种类型的保单之间连接机制运转流畅有效,

3.3 优化基金管理

3.3.1 拓宽基金投资渠道

保证基金安全性,适当拓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参照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管理做法,借助合理调配股权,债权等各类金融工具改善资产组合,提升收益水平,完善风险防控体制,创建起动态监督并精确评定的体系,保证基金可以做到长久稳定的增值目的。

3.3.2 加强基金监管

创建起全面又系统的基金监管体系,针对基金的收入,支出,管理以及投资运作展开全程监管,保证资金使用符合规范要求,杜绝出现挪用,侵占等违规现象。

3.4 加大宣传力度

3.4.1 创新宣传方式

整合多渠道传播资源,依靠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平台,制订带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策略,制作通俗易懂的图文资料和多媒体宣传片,利用社区公告栏、乡村广播站等媒介手段,向城乡居民宣传养老保险相关政策信息,组织养老保险政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专门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效果的覆盖面和精确度。

3.4.2 加强政策解读

组建专家团队前往基层,面向城乡居民展开养老保险政策咨询活动,就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专业引导,化解认知上的阻碍,通过典型事例剖析,让民众直观认识养老保险体系的功能机制,进而激发参保热情,改善风险防范意识 [3]。

4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4.1 促进社会公平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切实缩减城乡以及各类群体之间的养老保障差距,保证全民共享公平普惠的养老福利,这一政策有益于维持社会公平正义,而且能有效地缓和社会矛盾和分配不公现象,从而营造出更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环境。

4.2 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养老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并加强其保障水平,这既是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的重要方法,也是符合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步骤,给老年人给予稳定又充裕的经济支撑。

4.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得到完善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促使人口流动和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提升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就能引导劳动力有秩序地向城市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

结束语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升级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作,关系到民生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类大事。当前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展开改革,要充实制度建设,改进资金运转效能,完善政策衔接,保证体系综合协调,规范治理流程,消除隐藏危险,而且还要加强面向民众的宣传引导,创造一个全民共事的氛围,惟有持续完善此制度,才能达到它的公正,长久性以及适配性全方面的改善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丽齐 .T 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效果研究 [D].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2] 徐一苇 . 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D].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3] 刘威.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 [D]. 武汉大学,2018.

出生年月 :1982 年 4 月 民族 : 汉族 籍贯 : 云南宣威 职称(现职称): 云南宣威 研究方向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