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刘有树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刘国钧分院 江苏常州 213025
一、企业竞争力的国内研究进展
数字技术与新兴产业相结合产生的数字企业是新兴经济发展的微观个体,它的核心作用在实践中逐步得到重视与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突破中小企业数字化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2022 年出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提到,在中国,超过半数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并且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而在全球针对 47 个国家的研究发现,许多企业为了抢先机都在或多或少进行数字化转型。为此如何衡量一个数字企业的竞争力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企业竞争力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金碚(2003)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将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显示性指标用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分析性指标用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原因及因素,综合系统地评价企业竞争力。张志强等(1999)从企业自身的能力出发,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王健等(2014)通过可外显的指标并采用了联合会评价体系的结构构建企业竞争力。李文绚等(2017)从企业市场、资源、技术三个方面测量,运用内容分析法测度了相对真实地企业竞争力,在指标的计算方法上给予了更明确的方法。在数字企业竞争力方面,徐丽梅(2020)以“五力模型”为依托,从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四个方面研究数字企业竞争力,其中创新是构建数字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创新点 [7]。贾佳宇等(2022)认为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竞争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8]。兰丽娟(2022)发现数字技术显著促进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以上的文献大多数都是数字经济的某一特征对某一类企业的影响,不够全面。即使有完整地构建指标体系的,对于数字经济的关注也仅仅在于创新这一层面。因此,本文拟对数字经济下企业的企业竞争力指标做出分析与归纳。这一研究有助于通过企业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各类不同数字企业的竞争力,为进一步促进数字企业的发展与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的研究基本思路如下:(1)从指标的选取来看,根据范逢春等(2022)杜明威等(2022)的研究加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能力等的有关指标;(2)从指标的构建来看,本文参考波特的“五力模型”、张志强等(1999)以及徐丽梅(2020)的指标构建并根据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特征,使得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具有普适性。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架构
图:数字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就是以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特点为指导,依据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与原则,构建系统化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反映总目标的基本评价要求,又能体现层次清晰最终体现总目标的子目标体系,保持各个指标内在逻辑统一性与系统性。
通过对数字经济下企业竞争力构建的分析我们知晓数字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的有机融合,数字企业本身的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管理等和外部研发、网络运行、市场开拓等交互活动表现出的竞争优势是考虑构建指标体系时的基础。结合“五力”竞争模型,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数字企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模型,从内外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本文由内至外构建包含自治竞争力、 创造竞争力、统筹竞争力、 洞察力竞争力、 敏捷竞争力较完整的竞争力指标体系架构,具体如下图: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1. 自治力指标体系
在自治力指标体系中包含基本能力、经营能力与财务能力三个子体系。
企业基本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基础的生存与发展基础,最基本企业自治力大致包括企业资产和企业员工质量与数量。
企业经营能力是企业自治力的关键因素,常规来说经营能力包括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具体衡量指标见下表1。
财务能力是数字企业正常运转的财务保证,通过财务指标的评价分析,能反映数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资本的运行效率,常见的财务指标般从负债偿债能力、资本运作效率两方面评价。具体从两个方面评价的子指标见下表1。
2. 创造力指标体系
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可以理解为数字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数字企业将最新的科技与市场变化相结合从而用全新的理念来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数字企业的创造力评价主要从投入、产出、协同等方面评价创新能力。数字企业创造力评价的各个子指标见下表1。
3. 统筹力指标体系
统筹力是数字企业在与外界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为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生存与发展能力,企业一方面要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另一个方面,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优势与盈利能力,而且要结合实际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成长能力。结合统筹力的特点分别选取管理者能力、激励机制、社会价值 3 个方面来评估。这些子指标构成与含义见下表1。
4. 洞察力指标体系
洞察力是数字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做出的反映,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体现。结合市场竞争的评价指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数字企业的洞察力:
(1)市场竞争力反映企业在已有产品或者服务市场既有的影响力。衡量指标大致包含一般通过顾客满意度、服务差异化、顾客忠诚度、市场占有率评价。具体衡量公式见下表1。
(2)市场拓展力反映了企业在开拓服务产品市场方面的能力。计算公式为:市场拓展能力 = 考察期内的营销费用总额/考察期内服务额
(3)市场应变能力反映了新产品或者新的市场形势时,企业自身的应对能力。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5 敏捷力指标体系
环境因素是影响数字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体制机制、地理环境、技术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等方面。测量判定各个环境指标的子指标体系见表1。
通过对数字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综合归纳总结如表 1,在此表中一些直接显化的指标,比如资产周转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可以通过wind 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等数据库获得;而不能直接得到的指标则需要通过对特殊人群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方式统计分析:
全面衡量和准确把握数字企业竞争力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结合学者的研究与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考虑到企业竞争力的方方面面,本文提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五个方面综合而成,指标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竞争力的真实能力。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严格遵循可行性与可比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而且指标体系内每一个指标含义清晰、量化计算,指标之间逻辑有序相互连接,指标数字易于量化,方便实际操作,能体现数字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指标体系抓住影响企业竞争力最根本、最本质的竞争力,正确把握数字企业发展总态势和客观规律,运用经济学、财务管理、管理学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套逻辑严密、主次分明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反映出数字企业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科学评价。
表1: 数字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汇总表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 .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23 页.
[2]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 年第10 期.
[3] 王建、张晓媛:《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4 年第 11 期 .2022 年第 9 期 .
[4] 李文绚、姚长青、刘志辉:《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7 年第4 期.
[5] 兰丽娟:《数字技术发展与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双重门槛研究》,《企业管理》2022 年第 18 期 .
[6] 范逢春、王彪:《市级政府大数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BSC)模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 年第 5 期;杜明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出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简介:刘有树(1969.03- ),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