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黄伟
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215413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主动适应这一时代潮流。2022 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将人工智能作为一条逻辑主线贯穿其中,明确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的人工智能教学概述
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学,绝非培养未来的算法工程师或数据科学家,其核心目标是素养导向。它旨在通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以及负责任的科技态度。
二、在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必要性
㈠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正步入一个智能时代,AI 技术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将成为一项基础性、普惠性的技术。今天的的小学生是未来的“数字原住民”,他们必须理解并学会与 AI 共存、协作。开展 AI 教育,是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成为合格数字公民的必备准备。
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 AI 教学是跨学科融合的绝佳载体。在解决一个 AI 项目(如设计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时,学生需要运用数学逻辑、科学知识、工程思维乃至艺术设计,极大地促进了 STEAM 素养的发展。同时,在探讨 AI 伦理(如隐私保护、算法偏见)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㈢激发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 AI 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感和强大能力,对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亲手让机器“看懂”世界、“听懂”指令、“学会”决策,这一过程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持久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三、小学信息科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技巧与策略
㈠引入人工智能,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点燃学生对AI 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苏教版教材精心编排了多种互动体验活动,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素材,通过创设震撼、有趣、可互动的初始体验,打破技术的神秘感,让学生在与 AI 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产生“哇哦”效应,从而主动投入学习。
教学案例: 紧密围绕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初识人工智能”的单元主题开展教学。课堂伊始,教师可直接使用教材中推荐的在线 AI 体验平台,如“百度 AI 开放平台”的教育版块或“科大讯飞畅言秀秀”,组织学生进行“语音合成”体验:让学生输入一段文字,选择不同的音色(如卡通、方言、名人声音),让AI 朗读出来。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立刻感受到了技术的魔力。
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人工智能
AI 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材也大量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本阶段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使用者”视角转向“思考者”视角,探究常见应用背后的工作原理,并初步建立对技术双刃剑属性的辩证认知。
教学案例: 以苏教版教材中重点剖析的“智能安防”和“智慧社区”为例,深度讲解“人脸识别”和“智能推荐”。教师可播放一段关于“智慧校园”的短片,展示学生如何“刷脸”进校门、在食堂“刷脸”支付、图书馆借书后系统自动推荐相关书籍。随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 “刷脸进校” 相对比以前的刷卡,有哪些优点和潜在风险?这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复习并深化“找脸- 量脸- 比脸”的三步模型)。
㈢运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此阶段应直接沿用或拓展教材中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扮演“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学习如何有效地将 AI 工具作为“智能杠杆”,来解决一个复杂的现实任务。
教学案例: 拓展苏教版六年级“智慧出行”项目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可能已涉及在线地图的基本使用,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更综合的“数字公民·绿色出行挑战赛”项目。任务要求:利用“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的“公交”和“骑行”规划功能,为家人设计一条从家到本市一个著名景点(如南京中山陵、苏州博物馆)的“最优绿色出行方案”。方案需综合考虑:时间最短、费用最省(计算地铁、公交票价)、步行距离最少,并利用地图的“周边”功能找出沿途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或公共自行车桩。这个项目不仅完美运用了教材要求的智能导航工具,更融合了数学计算、环保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和家乡地理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利用AI 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能力。
㈣结合项目设计,编写人工智能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高层次,旨在让学生从技术的“使用者”和“应用者”转变为“创造者”。通过图形化编程平台(如 mBlock、Mind+)与开源硬件(如Micro:bit、Arduino)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亲手设计、搭建并编程实现一个具备初步“感知 - 决策 - 控制”智能行为的物理系统。这个过程让学生不再停留于操作界面,而是深入到逻辑内核,亲手编写指令,赋予机器“智能”,在调试与迭代中完整经历从问题定义到方案实现的工程化流程,获得无与伦比的创造成就感。
四、结语
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是一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探索。江苏省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已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框架,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的智慧与创造,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小学生的AI 启蒙之路。
参考文献:
[1] 姚华 .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运用 [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2024,(08):64-66.
[2] 陶莎莎 .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探究 [J]. 新智慧 ,2024,(30):21-23.
[3] 韩 雅 巍 . 指 向 核 心 素 养 的 小 学 信 息 科 技 教 学 策 略 [J]. 读 写算 ,2025,(20):154-156.
[4] 杨小梅 . 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路径 [J]. 中小学电教( 教学 ),2024,(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