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计优化技术研究

作者

卫骁娴 崔文燕

河南东方水利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济源市 459000

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原则

1.1 安全可靠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涉及到巨大的水量调配、高水头压力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等,安全是其首要考虑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如洪水、地震、地质灾害等。对于大坝、水闸等主要建筑物,要进行精确的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确保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大坝的设计要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防止出现坝体开裂、滑坡等严重事故,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1.2 经济合理原则

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这就需要对工程的选址、规模、建筑物形式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交通等因素,选择最有利于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地点,减少基础处理等方面的费用。在确定工程规模时,要根据实际的水资源需求和电力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避免过度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在建筑物形式的选择上,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例如,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1.3 资源综合利用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主要功能,还可以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例如,在水库的设计中,可以结合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水利水电工程的附属设施,如水库周边的土地、水面等,发展水产养殖、旅游等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1.4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要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价,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例如,在河流上建设水利枢纽时,要考虑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设置鱼道等设施,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要注重对工程周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此外,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要合理调度水资源,保障河流的生态流量,维持河流的生态系统稳定。

2 水利水电工程中设计优化技术的措施

2.1 强化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基础资料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根基,只有充分且准确的资料,才能为设计优化提供坚实支撑。在项目前期,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等进行详细勘察与测量。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测绘、地质雷达等,获取高精度的数据。对于历史水文资料,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掌握水位、流量、泥沙等要素的变化规律。同时,收集周边地区相关工程的经验教训,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通过对这些基础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资料不足或不准确导致的设计失误。

2.2 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领域也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例如,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在选址和布局时,避免占用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采用生态友好型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如仿生态护岸、鱼道等,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还可以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及时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和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流、应力等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工程结构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加强多专业协同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水工、电气、机械、建筑等多个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至关重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设计协调会,让各专业人员充分交流设计思路和进展情况。在设计初期,就明确各专业的设计边界和接口要求,避免出现设计重叠或脱节的现象。例如,水工专业在设计大坝时,要考虑电气和机械专业的设备布置和安装要求,为其预留合理的空间和接口。同时,鼓励各专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和了解,拓宽知识面,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他专业的设计需求。通过多专业的协同设计,实现工程整体性能的优化,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2.4 开展设计方案比选与优化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通常会有多个可行的设计方案。为了选择最优方案,需要开展详细的方案比选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比选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施工难度等方面。对每个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例如,在经济方面,计算工程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效益,进行财务评价和经济分析。在技术方面,评估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对于比选出的较优方案,还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不断的比选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经济和环境的最佳平衡。

2.5 注重设计过程的动态调整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地质条件变化、政策法规调整、市场价格波动等。因此,设计过程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对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进行严格评估。当出现重大设计变更时,要重新进行方案论证和审批。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需要及时调整基础设计方案。同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和反馈,及时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和问题。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对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设计过程的动态调整,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优化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从遵循设计原则到运用优化技术措施,每一步都紧密相连,共同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应持续加强对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理念和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多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有望融入到设计环节中,为设计优化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设计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此外,还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以适应社会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设计优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陆海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设计优化技术研究 [A] 人工智能与经济工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2025 :4.

[2] 杨岩德 .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大众标准化,2023,(1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