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牛小涛 谢瑞 代娟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一高第二附属学校
一、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及特征
1. 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红色文化指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形成的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继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标志的具有特色性和先进性的文化体系。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凝念,凸显了革命先辈顽强不屈、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以民为本的优秀品质和担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脚步的迈进大大推动了其创造性地发展与革新。红色文化还连通了中华民族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文化的精髓,促进了两者的融合与发展。
2. 红色文化的特征
(1)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红色文化的先进性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检验的,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一次又一次艰难、奋进地探索,所以这样沉淀出来的红色文化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是科学的且散发正能量的精华,也是积极向上社会氛围形成的推动力量。
(2)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红色文化不是静态的,它是不断前进发展变化着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有力体现,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自我革新,顺应时代发展的轨迹和社会变迁的方向,不停歇地丰富完善其内涵价值,永远散发着活力,彰显着魅力。
(3)红色文化具有开放性。红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它是发展的、开放的,与其他文化互动交流着的,对待外来文化合理地选择与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彰显了它包容的胸怀,更彰显了其审慎的态度。
二、红色文化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初中生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扣好第一粒扣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红色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有着强大的时代号召力及民族凝聚力,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熏陶,让初中生接受心灵的洗礼,增强初中生对家国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
(2)有助于丰富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校打造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文化育人效果更加明显的“扬州工”特色校园文化,丰富“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文化价值,让初中生更具红色文化底蕴和精湛一技之长。
(3)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精气神,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最重要的部分即是爱国主义,弘扬爱国精神是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运用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改善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和成果,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促进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意义深远。
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 课堂教学巧妙融入红色文化资源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添加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自然,贴近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第一,在发挥思政课堂对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作用的同时,将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他必修课及专业课程,打造不一样的红色精品课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课堂教学带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影响。例如:采用知识点关联法,案例引申法,将大量鲜活的红色元素呈现在初中生眼前,拉进与他们的距离,在初中生内心深处顺理成章的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种子。形势与政策课程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热点,为初中生展现医护人员、党员先锋、各街道社区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保卫共同的家园负重前行的记录片段,充分挖掘身边典型事例,让他们深知爱国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很多小事只要他们愿意去做就是大写的爱国,激发初中生内心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从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应进一步加强教育者传播红色文化的能力,红色文化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同的沉淀,其本身在每个时期都是静态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挖掘其深刻内涵,进行有效的转化,从而发挥不同时期红色文化的不同育人功能。
2. 打造自身独特、有影响力的红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气和灵气所在,是学校形象及文明程度的表现,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打造自身独特、有影响力的红色校园文化是红色资源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抓手。一是加强校园红色元素的添加建设。结合学校历史及高校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带有红色内涵的标识、校园道路命名,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景都带入进去,既增添校园的历史文化氛围,又在悄无声息中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生,对母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都有无法割舍的依恋和认同,因而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对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内化。
二是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展现自我特长和爱好的平台,各学生社团可以根据自身成立的宗旨和特色将红色元素及爱国情怀融入进去,通过社团这个育人载体,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带动大家广
泛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是把握好网络媒介宣传功能。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抖音、微博、微信等载体,将红色文化、红色元素融入初中生感兴趣的校园网站、论坛、公众号推送、短视频里,让红色元素从静态的地理空间活跃于无限的网络空间中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增加初中生的参与度,提升红色文化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3. 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拓宽初中生实践活动载体
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应着眼于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让初中生走出课堂之外,走进社会中去体验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地领悟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首先,高校应熟悉本地以及所在片区范围内的红色资源点的位置、价值和内涵,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重大节日纪念点走出去,切实地用眼睛去看,用行为去感知,与红色元素隔空面对面的交流,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集中营,比如走过革命先辈曾经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体验当时遇到的困难,对在场初中生提出问题,若发生在现在,他们会如何选择。运用这样的方式让初中生真正的沉浸其中,有所感有所悟,激起学生内心的赞同与骄傲,下定决心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自觉发扬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继承革命精神,从宝贵的红色文化积淀中获取学习生活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N ]. 人民日报,2015-02-15(05).
[2] 郑洁,李晏沄.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5-3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愛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N]. 人民日报,2019-11-13(6).
本文系 2024 年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将红色基因融入初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LHKT20242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