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问题及维修养护对策

作者

洛桑丁增

西藏自治区高等级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引言

伸缩缝施工是公路桥梁施工中关键环节,通过伸缩缝施工,能够有效缓解由于温度变化、荷载作用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确保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公路桥梁伸缩缝概述

公路桥梁属于室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负荷、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等材料会发生相应的形变,引发梁体结构位移,一旦超过合理范围,就会影响行车安全。为了保证桥梁整体结构之间的连接,避免位移的出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伸缩缝。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没有根据工程要求设置合理的伸缩缝,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也没有定期进行科学养护工作,导致伸缩缝处极易出现跳车问题,影响行车安全。为了保证公路桥梁使用安全,需要合理设置伸缩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工程情况科学选择安装位置和数量。对于大型桥梁而言,如果只进行一两个伸缩缝的设置,则完全无法避免严重裂缝的出现,只能起到微小的预防作用,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道伸缩缝;对小型桥梁而言,特别是农用水利桥梁、临时交通桥梁,在设置伸缩缝时则无须过分考虑实际情况,只需留意桥台相交处。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在伸缩缝的布局、数量、间距等方面均需进行不同的设置,最大程度避免公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湿度过高的问题,也会导致金属发生腐蚀或氧化,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引发脱落问题,影响伸缩缝的使用性能。因此,施工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伸缩缝设置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及规范的施工流程,最大程度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2 公路伸缩缝病害导致的问题

2.1 伸缩缝连接不良引起路面开裂

伸缩缝与路面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稳定性。施工过程中,如果连接部位的材料填充不均匀或施工工艺不规范,容易导致伸缩缝与路面衔接部位出现空隙,车辆反复辗轧后会形成裂缝。裂缝形成后,雨水和杂物会进入路面基层,进一步加剧裂缝扩展。此外,温度变化和重载车辆长期通行也会导致伸缩缝周围结构受压开裂,形成连续性破损。

2.2 伸缩缝结构老化引发渗水问题

伸缩缝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受气温变化、雨水侵蚀和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结构老化,引发渗水问题。橡胶密封条老化后会出现硬化、开裂和脱落等现象,失去防水能力。雨水渗入伸缩缝内部,会对桥梁支座、混凝土梁板和钢构件造成腐蚀,加速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降低结构强度。部分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渗入的水分结冰膨胀,会导致伸缩缝及周边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进一步影响结构稳定性。

2.3 伸缩缝破损导致行车舒适性下降

当伸缩缝两侧的型钢高程存在差异时,车辆在通过伸缩缝时会遇到高度突变的情况,进而产生剧烈的颠簸与跳动现象。错台跳车不仅影响行车舒适性,还可能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性产生长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错台跳车的发生通常与伸缩缝的设计、施工及养护质量密切相关。在设计阶段,如果未充分考虑到桥梁的伸缩量与温度变形,可能导致伸缩缝两侧高程未能合理匹配。施工过程中,若对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型钢的安装不精确或混凝土浇筑不均匀,会导致伸缩缝两侧高程差异。随着车辆通行量的增加和荷载的长期作用,错台跳车现象将愈加显著,尤其是在交通量较大的桥梁上。

3 公路伸缩缝的维修养护对策

3.1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对于工程质量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需要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做好质量控制。一是进场的伸缩缝、异型钢材和橡胶条等配件,各项参数需与设计方案相一致。二是在设置伸缩缝长度时,应要求生产厂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根据长度进行后续加工,避免设计方案与实际产品尺寸不一致。三是对型钢材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轻装轻放,避免发生损毁或形变,影响安装进度。四是在对原材料进行堆放的过程中,应做好防护,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五是现场所应用的材料,应进行试验检测后再进行应用,保证工程质量。

3.2 加强伸缩缝两侧防水处理,避免漏水

为确保桥面伸缩缝两侧的防水效果,避免漏水问题,需加强伸缩缝施工中的防水处理控制。应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高性能防水材料,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耐候性和耐久性。在伸缩缝两侧桥面铺装层上,按照设计要求铺设防水层,防水层应铺设平整、无空鼓、无皱褶,并确保与桥面铺装层及伸缩缝装置紧密结合。防水层应延伸至伸缩缝装置两侧一定宽度,并与伸缩缝装置紧密搭接,搭接部位应采用专用防水材料或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确保无漏水隐患。

3.3 变形类病害修复技术

在桥梁伸缩缝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顶升复位技术进行修复。在伸缩缝两侧的桥梁结构上布置千斤顶,根据桥梁结构和沉降情况合理确定千斤顶的位置和数量。通过同步顶升系统,缓慢将沉降一侧的桥梁结构顶升至设计标高,实时监测桥梁结构变形和顶升高度,确保顶升过程平稳安全。顶升到位后,填充高强度灌浆料等材料固定顶升位置,待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千斤顶。若是基础问题引起的沉降,还需对基础进行加固,如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强度和稳定性,或扩大基础以降低基础应力。选择加固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类型、地质条件和沉降原因。对于伸缩缝错位病害,可使用专用的校正设备,如液压千斤顶、拉杆等,进行调整。详细测量错位情况后,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校正设备,安装在伸缩缝两侧的结构上,施加外力使结构恢复正确位置,注意控制校正力的大小和方向,避免二次损伤。调整完成后,检查伸缩缝位置的准确性,并对连接部位进行加固处理,防止错位再次发生。

3.4 堵塞类病害修复技术

在桥梁伸缩缝的堵塞类病害修复技术中,清理杂物是关键步骤。通常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利用高压水流的冲击力将伸缩缝内的灰尘、泥土、树叶等较轻杂物冲出,同时需注意水流方向和排水系统畅通,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对于较大的杂物,如石块、树枝,则需使用铁铲、扫帚等工具清理,或使用小型电动工具将其破碎后再清理,确保施工安全。为防止杂物再次堵塞,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在伸缩缝上方设置金属格栅或橡胶防护板等防护装置,能有效阻挡杂物进入。防护装置需安装牢固,避免缝隙。

结语

总体来说,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的防治需要全面、系统的措施,涵盖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升施工质量、加强养护管理等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的频率,保障桥梁的结构稳定,确保公路的正常通行和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高华 . 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成因及高效处置方法 [J]. 低碳世界 ,2025,15(05):142-144.

[2] 骆小强 . 普通干线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处治及养护技术研究 [J]. 时代汽车 ,2025,(07):178-180.

[3] 龚先祁 , 范栋铭 . 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问题及维修养护对策 [J]. 中国公路 ,2025,(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