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根植“解读”,助力“读写”

作者

罗秀娟

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三中学  165456

新课标指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英语是重要沟通工具,在义务教育阶段,组织开展恰当的英语教学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读、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途径。文本深度解读,可以作为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搭建起来的桥梁,成为推动学生读写能力双向发展的重要媒介。基于此,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当基于对文本深度解读核心特征的认识,准确判断文本深度解读对读写教学的支持作用,再以帮助学生汲取语言精华、理解文本内涵为目的,创新多样化教学策略授课,助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实现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分析文本结构,搭建读写框架

新课标背景下,提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精心筛选文本,选择不同的类型语篇,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1] 而在文本深度解读视域之下,从文本结构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提高读写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初中英语教师则需要深入研究要深度解读的文本内容,把握学生认知水平,采取优质的引导方式,辅助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做学生搭建读写框架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初中英语读写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注重语言赏析,优化读写表达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展开语言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提升。而语言赏析是文本深度解读的关键一环,教师身为教学活动主导者,需要对教材做出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精心筛选合理的语言赏析内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文本内容,采取设计基础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用词表达、语气特点、句式作用等,再通过合理的点拨方式,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读写结合的作用,为学生读写表达能力的优化增添力量。

三、加强逻辑推理,强化读写思维

新课标背景下,倡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即通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事物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2] 在文本深度解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选择严谨的逻辑文本,往往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本的说服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创设具体问题,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展开问题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读写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取得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效果的改善。

四、融合文化理解,感悟读写价值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尊重国外优秀文化的良好品质,发扬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品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常情况,文本深度解读教学活动中,所选文本往往处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教师可通过分析教材,深入了解教学内容中蕴含着的文化元素,再引导学生展开深度解读,使学生对文本的文化特色与独特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予以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令学生充分感悟读写价值。

总而言之,文本深度解读对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具有支持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四个方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育学生文化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优化学生学习水平。初中英语教师当对文本深度解读在读写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价值引起重视,把握文本内容,立足学生发展,结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采取上述多样化教学策略,将其贯穿于读写教学全过程,以求学生可以具备对所学文本展开深度解读的能力,进而掌握书面表达的方法,得到读写能力的双向提升,形成乐学善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方芳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路径 [J]. 英语广场 ,2025,(10):133-136.

[2] 王喜英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5,(0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