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师”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与班级生态的双向滋养
杨礼
南充市高坪第一小学校
第一部分:课堂深耕——“小讲师”赋能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租船问题作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领域的经典载体,是培养学生优化意识、有序思考与运算能力的绝佳素材。其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超越机械计算,跃升至策略推理层面。传统一言堂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内化优化思想精髓。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租船问题教学为例,聚焦持续参与课堂讲解的“小讲师”小语,剖析其如何以同伴视角引领探究,实证该模式对提升课堂参与度、深化知识理解及落实核心素养的效能。
一、问题缘起:破教学之困,觅赋能新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综合与实践领域需着力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培育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租船问题涉及进一法灵活应用、多方案系统对比及成本优化策略抉择,是践行课标理念的重要阵地。然而实践反馈显示,学生常陷于机械套用进一法,方案枚举杂乱无序,优化意识薄弱,难以触及为何优化、如何更优的思维内核。
教学观察中,学生小语脱颖而出。自二年级参与课堂知识输出,其逻辑思维与问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由此引发思考:何不让学有余力且善表达的学生成为“小讲师”,以其贴近同伴认知的童言童语撬动深层互动?本文以租船问题为案例,记录小语引领探究的全过程,解析该模式为教学难点注入的鲜活动能。
二、模式构建:“小讲师”成长轨迹与研究设计(一)阶梯培育:从解题能手到授业雏鹰
小语的讲师之路始于二年级展现的卓越思维与沉稳表达。课堂上,他言语精炼,见解独到(如用画图诠释平均分,以编故事活化加减混合运算),且乐于助人。教师为其搭建渐进式成长阶梯:
二年级错题诊所:分析典型错误,厘清知识本源;
三年级例题变形记:改编题目,拓展思维广度;
四年级上易错题设计师:自主筛选易错点,设计讲解方案。
至租船问题教学前,小语已能预判同伴易错点(如余数处理遗漏、枚举无序、忽略人均成本比较),梳理三类典型问题,并准备引导策略与教具(画图、表格),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引领的跃升。
(二)精准设计:目标导向与素养聚焦本研究以四年级(11)班40 名学生为对象,教学目标紧扣核心素养:
知识层面:掌握进一法在租船情境中的灵活运用(非机械加 1),通过有序枚举、多方案对比筛选最优解;
能力层面:锤炼有序思考(系统性枚举方案)、逻辑表达(清晰阐述推理)、合作探究(协作解题),深化优化思想本质(权衡取舍,效益最大化);
三、实践路径:“小讲师”引领下的探究之旅(一)情境创设:嫁接生活,点燃火种
课堂伊始,小语嫁接班级生活情境:40 位伙伴春日踏青租船遇难题!大船限乘 12 人,租金 60 元;小船限乘 6 人,租金 35 元。要求最省钱,但不少伙伴易踩坑,咱们一起智破迷局?设计匠心:源于真实活动,代入感强;隐去关键线索大船人均 5 元<小船约 5.83 元; 40÷12=3 (条)...4(位),暗藏悬念,点燃探究热情。
(二)探究深化:分层击破,拾级而上
1. 破余数迷雾:从够不够到值不值
小语抛出靶子:40÷12=3(条)...4(位),直接租 4 条大船对吗?学困生小轩认同。小语未否定,化身精算师边画图边引导:3 大船载 36 人,余 4 人。租大船空位多花 60 元;租小船花 35 元。哪个划算?图示与计算令学生顿悟:余4 人租小船更省!方案一(3 大 1 小,215 元)自然呈现。小语点睛:处理余数不能只看坐不坐得下,更要算划不划算——这是我栽过跟头的地方。
建枚举之序:从乱点兵到列阵图
针对方案遗漏,小语挑战:如何找全方案?他展示预设表格框架(以大船数量为序),邀请同伴填充可能方案,逐一计算租金。表格如明镜,方案尽显。追问:哪个最省钱?为什么?对比确认方案一最优,学生理解优先人均便宜大船,剩余灵活搭配策略。
3. 设变式陷阱:验深度,促迁移
为检验理解,小语增设关卡:2 人只能坐小船。现如何租最省钱?学困生小文受定势影响欲全租大船。小语点拨:特殊乘客优先!先安排2 人坐小船(35元),剩余 38 人如何最优?通过脚手架式引导(如提示大船小船性价比),学生得出最优解:2 人坐 1 小船(35 元),38 人用 3 大船(载 36 人) +1 小船(载2 人)(215 元),总租金 250 元。此过程强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定势灵活优化的思维品质。
四、成效验证:数据显真章,价值蕴深意(一)量化成果:策略生根,正确攀升
课后检测显示:整体正确率由课前 55% 跃升至 90% ;方案完整性(有序枚举)正确率从 40% 飙升至 85% ;特殊情况处理(灵活应用)正确率从 30% 升至80% 。
(二)核心价值:“小讲师”的独特赋能
1. 破解难点:童声共振,童眼透视。小语深谙同伴认知最近发展区,以画图 + 算账具象化余数处理,以先盯大船数,再算小船配口诀降低有序枚举门槛,用孩子的语言教孩子引发认知共鸣。
2. 激活课堂:榜样引领,群星响应。小语从被推上讲台到主动领航的成长激励全班。课堂举手频次激增,主动演示者增 60% 以上。学困生在其容错式鼓励(如这坑我跳过,这样改就对啦!)下更敢表达。
第二部分:生态共荣——“小讲师”模式滋养班级生命场域
班主任工作中,总有些温暖星火汇聚成前行力量。课间午后耐心讲解的小语,便是其中最明亮恒久的光束。他的存在照亮了数学课堂,在班级生态中漾开温暖涟漪,实现与课堂的“双向滋养”。
一、自主生发:从“一灯”“到“群星”的燎原之势
每日目睹小语被同学环绕讲解的场景,已成班级常态。他从知识原点拆解错题,耐心引导伙伴抽丝剥茧,那份由浅入深的从容,吸引了最内向的孩子。这份“同伴互助”热忱,正是理想班级学习氛围的缩影。
“语效应”悄然显现。小羊、小伊等同学率先成为其“左膀右臂”。课间质变:追逐打闹淡去,代之以三五成群的讨论;作业旁添了伙伴的解题思路与鼓励语。这标志着从“个体卓越”向“群体共进”的深刻转变——真实榜样激发的互助生命力,远胜抽象说教 [2] 。
二、双向滋养:师生在“点燃”与“被照亮”中共生
小语们不仅照亮同伴学习之路,更深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非单向灌输,而是师生彼此点燃、共同成长的共生之旅。小语在讲解中磨砺的思维与领导力,是其生命拔节的回响;同伴间自信讲解的光芒,正是对教育者辛劳最动人的慰藉。
回望征途,脉络愈清:教育的至美之境,在于师生生命在相互点燃中奏响的共鸣乐章。此即“一灯照隅,万灯照班”的真谛,亦是“小讲师”模式下课堂与班级“双向滋养”绽放的永恒光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
[2] 朱丽娟 .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3(10):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