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园之魂,质之基

作者

陈莉

南通市崇川区沁园幼儿园

我园开办于2023 年9 月,是一所典型的“三新”园所——新园所、新队伍、新幼儿。面对“零起点”的现实,我们既缺乏历史积淀,也缺少成熟的中坚力量,更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平稳且健康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经过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园所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和核心,是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构建具有独特性、认同感和生命力的园所文化,能够使教职工快速树立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幼儿园朝着既定方向稳步前行。

基于这一认识,我园坚持以文化建设为魂,将文化理念深度融入管理实践、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及家园共育等各个方面,以文化之力提升保教质量,以文化之魂赋能新建园的持续发展。

一、文化理念设计:提前谋划,专家引领

园所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构建需根植于实际,着眼于未来。在幼儿园建设初期,我们就高度重视文化理念的系统设计。通过综合分析幼儿园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南通市崇川区五水交汇之地,周边运河交错,绿地环绕,自然环境优美,文化资源丰富;园所作为绿城沁园小区的配套幼儿园,自带的“沁”字与教育原理有天然呼应。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园所硬件条件、家长群体教育需求及幼儿发展特点,我们初步形成了园风、学风、教风、办园理念及课程框架的草案。

开园后,我们并没有急于固化理念,而是以开放、发展的态度,结合初期运行中的实际反馈,对文化文本进行多轮修订与深化。为进一步提升理念体系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我们先后邀请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冯卫东院长、原市教科院杨曙明教授等专家来园指导。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及文本打磨,最终确立了以“幸福的童年,幸运的一生”为办园愿景,以“将幸福的力量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灵”为办园理念,以“赤心、潜心、慧心、尽心”为园风,以“沁心五育课程”为园本课程的核心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既体现了我们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也彰显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立场,为后续各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理念指引。

二、物质文化建设:环境育人,融合渗透

物质环境是园所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在园所装修与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室内外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努力将文化理念融入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例如,我们将办园愿景“幸福的童年,幸运的一生”以艺术字体呈现于幼儿园大门醒目处,让每一位走进沁园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教育追求。园徽设计以“四叶草”为核心元素,象征幸福与希望,我们将这一元素有机融入户外公示栏、大厅主墙面、班级标识及宣传材料中,强化视觉认同。围绕“沁心五育课程”(即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我们在户外开辟了“四季花园”,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生命节律;在室内专门设置了运动馆、STEM 探究馆、自然博物馆及艺术工坊等功能教室,支持幼儿多元发展;在班级区角中普遍建设“小厨房”“生活体验站”,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开园后,我们持续优化环境育人功能。在大厅设置文化理念主题墙,系统阐释办园思想;在每层楼道开辟公共游戏区域,如以感官体验为主的“五感探索区”、以思维训练为目标的“玩学馆”等,并组织幼儿深入参与游戏设计与材料更新,使环境真正成为“会说话”的第三位老师。通过物质与文化的整体融合,我们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具象化为幼儿可感、可操作、可体验的日常活动,真正让文化落地生根。

三、制度文化建设:健全规范,刚柔并济

制度是文化践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行为、凝聚合力的基础。新建园尤其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迅速建立秩序、明确预期。开园之初,我们在广泛学习省内外优秀园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系统制定了园务管理、保教工作、安全管理、卫生保健、家园联系等各类规章制度及工作细则。制度设计注重全面性与具体化,不仅涵盖宏观管理原则,也对教师着装规范、手机使用、资料文本格式等细节作出明确指引,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迹可循。

完善的制度体系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岗位要求,保障了幼儿园在起步阶段就实现规范运行。然而,制度若只强调刚性约束,易流于机械执行。因此,我们在推行制度过程中特别注重“刚柔并济”。一方面,加强督查与反馈,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及期末考核等方式确保制度落实,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协助纠正;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尊重、信任、温馨的工作氛围,通过生日祝福、节日慰问、团队拓展等活动增强归属感,鼓励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制度修订与优化,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这种“制度育人、情感凝心”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规范与活力的平衡,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稳定而富有弹性的支撑。

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承载,家园协同

园所文化最深层的体现是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其建设需以活动为载体,以人为中心,以家园为共同体。开园一年来,我们以“沁文化”为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如“沁欣体育节”通过趣味运动培养团队精神,“沁馨读书节”营造书香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国庆红歌会”厚植家国情怀,“元旦联欢会”展示幼儿才艺增强自信,还有亲子远足、社区参观、环保实践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化、传承精神。

教师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我们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与师德塑造,通过每周业务学习、课程审议、读书分享,每月基本功考核,每学期教学竞赛,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评比与研究,开园短短两年,已有多人次在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多人次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同时,我们坚持“科研兴园”,成功申报江苏省教研室第十五期立项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沁心园本课程创生研究》及南通市课程游戏化项目《玩中学园本课程研究》,以课题研究推动课程创新与教师发展。

师德建设是精神文化的基石。我们常态化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沁心教师”评选、师德培训、考核激励及关怀机制,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工会定期组织团建、座谈等活动,着力营造“爱业、敬业、专业、乐业”的积极氛围。

家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围绕园所文化,多次召开各层级家长会,传递科学教育理念与文化追求;开展“幸福核心力”家庭问卷调查,增强家长对培养目标的理解;设计制作《让童年更幸福的 100 件事》纪念册,携手家庭共同完成打卡活动,记录成长点滴;每周通过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推送家园共育信息,分享教育策略与文化动态,持续深化家园共识与合力。

作为一所新建园,我们深知园所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路径,积极营造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创造热情与专业精神,为实现“幸福的童年,幸运的一生”这一教育愿景而不懈努力,让沁园真正成为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起点。